卷四 太陽

類別︰子部 作者︰清•陳念祖 書名︰時方妙用

    (為寒水之經。主一身之表。)

    何謂太陽經癥。曰頭痛項強發熱惡寒是也。一脈緩自汗惡風。為虛邪。宜桂枝湯。

    ○如 八九 不 邪未 而竭 棗。

    二湯 按此二法。治表中之表也。

    ○時法。冬月以加味香甦飲代上二方。三時感胃。以九味羌活

    何謂太陽腑癥。曰表邪不去。必入于里。膀胱為表中之里也。有蓄水蓄血之辨。

    一太陽癥。其人口渴煩躁不得眠。脈浮小便不利。水入即吐。為膀胱蓄水癥。宜五苓散。

    一太陽癥。其人如狂。小腹硬滿。小便自利脈沉。為膀胱蓄血癥。(古用抵當湯丸。今畏其

    按此二法治表中之里也

    何謂太陽變癥。曰汗下失宜從陰從陽之不一也。

    一不應下而下之。續得下利清谷身疼痛。宜四逆湯。以救清谷之里。又以桂枝湯。以救身疼

    一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

    一大汗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太陽病。發汗太過。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湯主

    一太陽病。發汗太過。動其營血。而衛邪反內伏。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 動振振欲

    陽

    一陽盛于內。誤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十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一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表里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

    一傷寒不大便六七日。(為里癥)頭痛有熱(為表癥。)外不解。由于內不通也。下之。

    里和而

    病患煩熱。汗出則解。又加瘧狀。日晡所發熱。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與大承氣湯。

    一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一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停者。沉滯不起也。陰陽者。尺寸也。)先振栗汗出乃解。但 汗

    以上言汗下失宜。熱熾而傷其陰陰傷則從陽明陽化之癥多以大腸陽明遞相傳也。

    何謂發汗利水。為治太陽兩大門。曰邪傷太陽病在寒水之經也。驅其水氣以外出。則為汗逐 太陽為寒水之經。邪之初傷。必須發汗。麻黃湯。發皮膚之汗。桂枝湯。發經絡之汗。

    葛根

    發汗

    渴

    雷

    散之

    大陷

    甚于

    宜小

    出不

    強。

    以桂


如果你對時方妙用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時方妙用》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