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 大方脈雜醫科 四氣相感

類別︰子部 作者︰元•危亦林 書名︰世醫得效方

    治寒濕,身體煩疼,無汗,惡寒發熱者。

    麻黃(去節,三兩) 桂心(二兩) 甘草(炙,一兩) 杏仁(二十粒,去皮尖) 白術(四兩,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食前溫服。

    治風濕相搏,身體煩疼,制痛,不得屈伸,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身微腫。

    桂枝(去皮,四兩) 白術(去蘆) 附子(炮,去皮臍。各三兩) 甘草(炙,二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二枚,煎七分,空心溫服。或大便秘,則去桂。

    治傷風濕寒,脈浮緊細,身重,汗出惡風。並治風水,脈浮身重,不渴。

    防己(四兩) 黃 (四兩,去蘆) 甘草(炙,二兩) 白術(三兩,去蘆)

    上銼散。每服五錢,水盞半,姜五片,棗二枚,煎七分,去滓空心服。喘者,加麻黃一兩。

    從

    治伏暑中風濕,煩渴引飲,心腹疼,燥悶口干,面垢,灑灑惡寒,淅淅惡不能食者。

    白術(去蘆) 干姜 茯苓 細辛 桂心 干葛 甘草(炙) 橘皮 烏梅 豆豉 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白湯點下。

    冒暑毒,加以著濕,或汗未干即浴,皆成暑濕。

    茯苓 干姜(炮) 甘草(炙) 白術 桂心(各一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食前服。

    治風溫,兼療冬溫,及春月中風,傷寒發熱,頭眩痛,咽喉干,舌強,胸內疼痛,腰背拘急。

    葛根 麻黃(湯泡焙干稱,去節) 甘草(炙) 白薇 川芎 羌活 杏仁(各半兩。

    去皮尖)

    上銼散。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七分,食前服。青木香冬用一兩,春半兩。渴,加栝蔞根


如果你對世醫得效方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世醫得效方》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