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湯類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

類別︰子部 作者︰清•王泰林 書名︰退思集類方歌注

    治前證兼嘔者;亦治膽咳,咳嘔苦水如膽汁。

    黃芩湯原方加半夏半升,生姜三兩,余同法。

    黃芩湯用甘芍並,二陽合利棗加烹。(按︰太、少二陽合病,何以不用太、少兩經之藥?蓋合苦,泄少陽之熱,甘、芍、大棗酸甘,和太陰之氣,使半里清而半表自解,和解之法,非一端也。合病者,謂有太陽之證頭項痛、腰脊強,又有少陽之證耳聾、脅痛、口苦、寒熱往來也

    當

    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與黃芩湯,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此方遂為治痢祖,(利,泄瀉也。痢,滯下也。)後人加味或更名。(劉完素黃芩芍藥湯、芍藥湯,皆從此方化出,遂為萬世治痢之祖方矣。)再加生姜與半夏,(名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下利兼嘔此能平。(下利即專于治利,不雜以風寒表藥,此亦急當救里之義。若嘔亦即兼以止嘔之藥,見證施治,古人每不出此。倘服藥後而本證愈,續見他證,則仍見證施治,可推而知也。)亦治膽咳嘔苦汁,(胃氣逆則嘔,膽汁熱則苦。)苦泄辛通法最精。(酸苦泄熱,辛甘和胃,胃氣和,膽熱清,咳而嘔苦自已。)


如果你對退思集類方歌注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退思集類方歌注》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