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論﹞ 凡卒然僕倒。昏不知人。痰涎壅塞。口眼 斜。四肢不遂。概名中風。然中風癥候。與中氣相類。中氣乃忿怒忽然昏僕。不可以中風一概治之。中風身溫。中氣身冷。中風多痰涎。中氣無痰涎。中風脈浮應左人迎。中氣脈沉應右氣口。以氣藥治風則可。以風藥治氣則不可。 中風多痰。勿驟以人參補之。恐痰愈盛而氣愈塞矣。慎之。陽中者面赤。牙關緊閉。目上視。身強直。手拳掉眩。陰中者面青白。痰喘。手足冷。多汗。更有元氣虛。忽然昏僕似乎中風者。手必撒。口必開。與正中風不同。又宜溫補藥治之。(凡中髒口開心絕。手撒脾絕。眼合肝絕。遺尿腎絕。鼻聲如鼾肺絕。五癥齊犯。不治之癥也。如只見一二癥。用重參 治之。或灸法救之。)更有氣血偏枯。半身不遂者。如在左者血虛。宜四物湯。熟地黃。當歸(各三錢) 川芎(一錢) 白芍(二錢酒炒)水煎服。如在右者氣虛。宜四君子湯。人參(一錢) 白術(土炒二錢) 茯苓(二錢) 炙甘草(五分)水煎服。二方中皆可加祛風活絡之藥。如防風(一二錢) 桂枝(一錢) 鉤藤(三五錢)之類。如有痰加竹瀝。姜汁。佐之。(此二癥尚須審視。左或死血。右或濕痰。)若類而推之。則又有中痰。中寒。中暑。中食。中惡等癥。分別癥治。切勿誤施。惟是中風一癥最急而暴。歷代名賢。各有發明。良法具在。所當深究。第一時卒倒。醫藥迫不及備。故節取古方之效捷而易辦者。謹述于下。庶幾對癥處方。稍為救急之一助雲。
﹝傳心方﹞ 治卒然僕倒。痰涎壅盛。難辨虛實。扶病患于避風室內。用炭火一盆。將米醋灑上。使醋氣沖入口鼻。病輕者即甦。重者亦易治。勿遽服補藥米湯之類。恐痰涎永系于心。致成終身痼疾。(此法即虛中亦可用。)
﹝中風昏迷不省﹞ 不論風寒。食痰邪祟。一時昏僕。用生姜汁半鐘。童便一鐘和勻。蕩溫灌下即醒。 牙皂莢(去皮弦二兩。用生礬一兩同入水中煮化。取出曬干為末。) 北細辛(五錢去葉土淨)共研細末。用少許吹入鼻中即醒。 人手足指甲(炒黃酒煮服。)立醒。
﹝中風口噤不能開﹞ 白鹽梅揩齒即能開。並不傷齒。 不拘男婦小兒中風。口噤身直。用
﹝中風口 不語﹞ 白明礬(二錢研末。) 用生姜自然汁調化。斡開口灌服。其涎或吐或化下即醒。 馬料豆一升。煮濃汁如飴。含汁在口。即能言也。 側柏葉一握。去枝梗。蔥白一握。連根研如泥。無灰酒一斤。煎十余沸溫服。(按柏葉能行血消風。蔥白散氣祛痰。酒能通經助藥力。如國中即服數杯。能使風退氣和。一切易治。)
﹝國中痰盛不省人事﹞ 甦合丸一圓。用竹瀝姜汁。調藥灌下。醒後。用白術(土炒)當歸。天麻(各二錢) 川芎、薄荷、桂枝、南星(姜汁制) 陳皮(各一錢)水煎。臨服加竹瀝一酒盞。姜汁二茶匙。和勻服。
﹝中風口眼 斜﹞ 生栝蔞絞汁。和大麥面炙熱熨心頭。一正便止。勿令過分。口 用皂莢五兩。(去皮為末)三年老醋和糊。左 涂右。右 涂左。干更上之。以正為度。用石灰一合。醋炒調如泥。于不患處涂之。立便牽正灸法最妙。听會、(耳珠前陷中。開口有空。)
﹝中風灸法﹞ 一時昏僕氣塞。涎流不語。藥物難施之際。灸法最善。百會、(頭頂中。)風池、(耳後一寸半。並治偏正頭風。)大椎、(項背一節骨陷中。)曲池、(屈手陷中。)足三里、(膝眼下三寸。骨外廉陷中。)絕骨、(一名懸中。外踝上三寸。附飛陽之前。)間使。(手掌上橫紋中後一寸。)以上七穴。凡人心中昏亂。或手足麻痹。不拘是風是氣。用綠豆大艾丸。各灸三五壯。 卒死不知何癥。用此灸法即甦。
﹝中風手足麻癢﹞ 羌活煎湯洗。 大腸燥閉不見虛癥者。枳實濃樸大黃。羌活。(各二三錢)水煎服。自解。(即三化湯。)
﹝太玄湯﹞ 治中風痰塞不語。染布活靛缸水一盞。溫灌下。即能言語。(按藍汁解諸風熱毒。散經絡結氣敗血。染布活水。內有鍛石能下痰水。取攸揚之義。)
﹝ 丸﹞ 專治肝腎風氣。四肢麻痹。骨間疼痛。腰膝無力。亦能行大腸氣。治三十六般風。或受寒濕而起。癱瘓年久不愈。服久神效。 草。(法于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采葉。洗淨焙干。) 用好酒白蜜和勻。灑在葉上。鋪入甑中。上鍋內蒸透。取出曬燥。再灑再蒸。曬共九次。碾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酒下。病五七年者。服至二千丸。病轉盛者。乃藥勝于病。服至四千丸仍如完人。
﹝浮萍一粒丹﹞ 治中風癱瘓。三十六種無名風疾。遍身癩癬腳氣。並治跌撲損傷。胎孕筋搐攣結。此藥性寒而散。中風挾火者。功效至靈。服之百粒。乃為完人。紫背浮萍。(宜七月十五日采。撿淨。以竹篩攤曬。下置水一盆。映之易燥。)研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粒。空心豆淋酒下。
﹝史國公藥酒方﹞ 防風。秦艽。川萆 。鱉甲。虎脛骨(炙酥)羌活。晚蠶砂。(炒黃)油松節。白術。(土炒各二兩)杜仲。(姜汁拌炒)當歸。(各三兩)川牛膝。(一兩)蒼耳子。(四兩)干茄根。(八兩蒸)枸杞子。(五兩)上切片盛夏布袋中。投大壇內。入好酒三十五斤。封口。浸十四日。將壇入湯鍋內煮三個時辰。取壇入土埋三日。去火氣。每日清晨午後。各服三五杯。大有效驗。愈于服他藥也。
﹝中風拘攣﹞ 中風昏僕省後。筋絡攣結。肢節疼痛。或半身不遂。用八角刺樹皮。(俗名老鼠刺。樹高三五尺。冬季結紅子。鮮者取皮。四兩。)木蓮葉。(似茶花葉而色老。生于土牆頭上者。多一歲一片。)無灰酒二斤。煎至兩碗。作二次服。大有奇功。三四服全效。
﹝預防中風方﹞ 凡人覺大指次指麻木。或眉稜骨痛。三年之內。定有風疾。宜服此方。更以慎起居。遠房幃。節濃味醇酒。為最要。 草。(三片。制法如前。)制首烏。當歸。熟地黃。(各八分)牛膝。續斷。秦艽。五加皮。川芎。赤芍。(各四兩)俱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空心淡酒下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