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耳癥

類別︰子部 作者︰明•羅浮山人 書名︰文堂集驗方

    ﹝治耳暴聾﹞ 全蠍去尾毒為末。酒調滴入耳內即效。 芥菜子搗碎。入人乳和丸。綿裹塞耳內。數易即通。 骨碎補削作條。火炮乘熱塞耳中亦效。 聾久不效。大蒜一瓣。中剜一孔。以巴豆一粒去皮膜。火炮極熟。入蒜內。用新綿包定。塞耳內三次效。白蒺藜。(半生

    ﹝氣閉耳聾﹞ 甘遂一寸塞耳中。甘草一寸口噙即通。

    ﹝鼻塞耳聾﹞ 柿餅三枚切細。加粳米三合煮粥。空心食之。

    ﹝虛聾﹞ 茯苓。(二兩)山藥。(炒三兩)杏仁。(炒一兩去皮尖)俱研細。用黃蠟十兩熔化為丸。彈子大。鹽湯嚼下。(或只用黃蠟一味。細嚼。點好茶送下亦效。)

    ﹝病後耳聾﹞ 石菖蒲搗汁滴入耳。或用葉揉軟塞之。

    ﹝耳中虛鳴﹞ 全蠍。(十四個)麝香。(少許)薄荷。(十四葉。裹香蠍瓦上焙燥。)研極細末。滴水捏作錠子。塞耳內極效。

    ﹝耳中常鳴﹞ 生地黃煨熟截段。塞耳中。日數易即效。

    ﹝耳痛﹞ 杏仁。(炒黑研碎)加蔥白搗捏棗核大。塞耳中。數易即效。 耳痛不可忍者。用磨刀鐵漿滴入耳。極驗。 鮮薄荷葉。同蝸牛搗汁。滴耳中。即效。 初痛。用油胡桃絞汁。滴入耳。即止。 吳茱萸。大黃。烏頭尖。共為末。貼足心。引熱下行即止。 耳內忽大痛。如有蟲在內奔走。或有血水流出。或干痛不可忍者。用蛇蛻皮。(燒存性研細。)以鵝毛管吹入耳中。立愈。 耳內腫痛者。用番木鱉磨水。滴入耳。即愈。 連外根腫痛者。蚯蚓泥調涂。

    ﹝耳根腫痛﹞ 連腮齒太陽俱痛不可忍者。大黃。(一兩)青木香。(三錢)姜黃(三錢)檳榔﹝三錢﹞共為末。醋蜜調勻。貼患處。中留一孔出氣。 赤小豆木鱉子研末。雞蛋清調涂立止。

    ﹝耳內出血﹞ 蒲黃。(炒黑研細)吹入。或用龍骨。( 枯研細)吹入。即止。

    ﹝耳內腫痛出膿及黃水﹞ 枯礬。(五分)胭脂壞。(燒灰二分)麝香。(五厘)陳皮。(燒灰五分)共研細。先有菖蒲根汁。(和熟水)以棉杖將耳內膿水洗淨。再以新棉杖蘸藥引入耳中。即愈。 鳳凰衣。(即雞雛殼內衣。)炒黃為末。香油調灌。即止痛。 日久不愈。銅香爐蓋上香煙結成塊者。配輕粉研勻。吹入耳。 或用人牙 存性。加麝香少許吹入。 圓眼殼。(燒灰存性。)研細吹入。夏月加冰片少許。或用五倍子燒灰吹入。皆效。

    ﹝耳爛﹞ 貝母。(焙炒研細)干糝入。即效。 久爛耳聾。取大鼠一枚。立時熱水泡死。剖取膽汁滴入即效。遲則膽化。

    ﹝耳凍﹞ 茄蒂煎湯乘熱多洗。或用胡椒煎湯亦效。至春夏用生姜自然汁熬膏。揉散血塊。冬月不再發。或用桑椹搗汁甚效。

    ﹝諸蟲入耳﹞ 蔥汁。韭汁。桃葉汁。人乳。雞冠血。貓尿。(以姜擦鼻即尿)止用一味。灌之即出。或用火熨桃葉塞耳。或善取耳用長箝夾出之捷也。 蒼蠅入耳。生鱔魚血滴入即出。 蜈蚣蜒蝣入耳。用雞一只去毛油煎熟。以箸穿孔枕之即出。或用牛乳入耳。誤吃蜒蝣者。多服牛乳即化。 馬蝗入耳。以黃泥作枕即出。 飛蛾入耳。用醬油滴入即出。 蚤虱入耳。用菖蒲為末炒熱。以綿裹著耳邊。或作枕即出。


如果你對文堂集驗方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文堂集驗方》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