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論﹞ 大凡齒牙疼。屬手足陽明胃經之風熱上侵。虛火上炎而發者。有熱。有風。有寒。有蟲。有濕熱。皆能作痛。清火除熱誅蟲之法。備列于下。
﹝風熱牙痛主方﹞ 石膏。(三五錢。年壯火盛者生用五七錢。)荊芥。防風。丹皮。(各一錢)生地。(二錢)青皮。(六分虛弱者勿用)生甘草。(五分)如上正四門牙痛屬心火。加黃連。(炒八分)麥冬。(一錢半)下正四門牙痛屬腎火。加知母。(鹽水炒)黃柏。(炒各一錢)上兩邊虎牙痛屬胃火。加白芷。(八分)川芎。(一錢)下兩邊虎牙痛屬脾火。加白術。(八分)白芍。(一錢二分)上左邊盡牙痛屬膽火。加羌活。膽草。(各八分)下左邊盡牙痛屬肝火。加柴胡。(八分)黑山梔。(一錢)上右邊盡牙痛屬大腸火。加大黃。(酒炒)枳殼。(各一錢)下右邊盡牙痛屬肺火。加黃芩。(酒炒)桔梗。(各一錢)按經加藥。再加燈心廿根。水煎。食遠溫服三劑即愈。忌油膩、煎炒、鴨蛋、糟、醋、等物。
﹝牙痛清胃湯﹞ 石膏。(三錢)生地。(三錢)黃連。(一錢)丹皮。當歸。(各一錢五分)升麻。(五分)水煎服。 鳳頭荔枝一個。(或桂圓亦可。)將殼上開一孔。入鹽填滿。(火煙盡出火毒。)研細搽痛處。略含片時。再以防風。甘草。細辛。浮麥。(各一錢)煎湯漱口即止。如風蟲牙痛。加花椒同煎。
﹝風火牙痛﹞ 黃連末同生姜搗爛。塞痛處即止。 香蕈蒂搗碎。浸濕貼痛處即止。 粗碗一只用薄荷鋪底。樟腦蓋面。覆碗一只于上。鹽泥封固。文武火 一炷香取出。研細出火毒。每用一二厘擦牙根即止。如蟲牙用川椒鋪底。 白蒺藜一錢。冰片半分。同研細。痛時擦之。
﹝蟲牙痛﹞ 韭菜子煎濃湯漱之。蟲自出。 貫眾一兩。以米醋兩碗多煮如左牙痛側左邊。右痛右 。不宜吃。 松脂烘軟塞孔中。少頃蟲出在脂上。 五靈脂如米粒大三粒。令咬在疼牙上。少頃以溫水漱出小蟲即止。
﹝虛火齒痛﹞ 諸藥不效。用人參二三分貼患處。即止。 附子五七分研末。以津唾調涂足心。引火歸原。即止。
﹝擦齒至驗方﹞ 無論風火蟲痛。初用生明礬。(六兩)生石膏。(四兩)共研細。早晚擦牙。(一料擦完。礬加二兩。石膏減二兩。漸漸用生礬一味。)常年不可間斷。終身無牙痛之患。 風牙諸藥不效。用鳳頭荔枝連殼燒存性。擦牙至驗。
﹝取痛牙法﹞ 白馬尾。(燒灰存性)用新筆蘸一二厘。點牙根上即落。勿沾著好齒。 臘月取大鯽魚一尾。用白砒。為細末。裝入魚腹中。掛當風處。其霜吐出鱗上。掃下收之。每用半厘點在牙根。即刻自落不痛。
﹝牙宣血﹞ 經霜絲瓜筋火 存性。研細擦上即止。 苦竹茹以醋浸一宿。含之即止。 牙宣而痛甚者。用絲瓜藤一握。川椒一撮。燈心一把。水煎濃汁。漱吐即止。 牙縫出血不止。用紙燃蘸蟾酥少許。插入出血處立止。內服薄荷。花粉。連翹。桔梗。參玄。木通。葛根。(各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 凡牙宣服涼藥不效者。又宜滋腎水。瀉相火。即愈。(外以香附同青鹽炒黑色為末擦之。)
﹝虛火牙痛出血牙齦痛癢﹞ 骨碎補。(二兩炒黑色為末)早晨漱久吐出。臨睡再擦勿漱。候津滿口咽之即愈。 骨碎補。(搗爛豆大一團。)用絹包塞牙痛上立止痛。
﹝鵝口牙爛﹞ 滿口黃皮腫爛。鵝口皮。(三個)兒茶。馬子堿。( 研)各等分。加冰片二分研勻。搽上自愈。 凡牙齦爛不論大人小兒。用人中白 研糝上最效。
﹝牙痛灸法﹞ 獨大蒜。(一個)蓖麻子。(七粒)樟腦。(一錢)同研碎敷在大指根背上穴。(左痛敷右指。右痛敷左指。)癢即去之。不論風火蟲痛。皆效。 大蒜鉛粉同搗爛。照法敷灸。治牙痛甚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