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 治氣腫(氣痛)諸方

類別︰子部 作者︰東晉•陳延之 書名︰小品方

    有氣腫病,其狀如癰,無頭虛腫色不變,皮上急痛,手裁著便覺痛,此由體熱當風,復被暴冷涼折之,結成氣腫也。宜服五香連翹湯,白針氣寫之,敷蒺藜薄,亦可用小豆薄,並得消也。

    蒺藜薄方

    蒺藜子二升,下篩,以麻油和如泥,熬令焦黑,以涂細故熟布上,剪如腫大,勿開頭,之。無蒺藜可舂小豆下篩,雞子白和,涂腫上,干復涂之,並得消也。

    有氣痛病,身中忽有一處痛,如打棵之狀,不可堪耐,亦左右走身中,發作有時,痛發時則小熱,痛靜時便覺其處如冷水霜雪所加,此皆由冬時受溫風,至春復暴寒涼來折之,不成溫病,乃變作氣痛也。宜先服五香連翹湯數劑,及竹瀝湯,摩丹參膏,又以白酒煮楊柳樹皮,暖熨之,有赤氣點點見處,宜 去血也,其間將白薇散。

    小竹瀝湯,治氣痛方。

    淡竹瀝(二升) 夜干(二兩) 杏仁(二兩) 茵芋(半兩) 黃芩(半兩) 白術(二兩) 木防己(二兩) 防風(二兩) 秦艽(二兩) 茯苓(三兩) 麻黃(一兩) 獨活(二兩)枳實(二兩)

    凡十五物, 咀,以水九升,煮藥折半,乃可納竹汁,煮取三升,分四服,少嫩人分作五服。

    白薇散,治風熱相搏結氣痛,左右走身中,或有惡核疹起者,積服湯余熱未平復,宜此白薇散以消余熱方。

    白薇(六分) 葳蕤(四分) 當歸(四分) 麻黃(三分) 秦艽(五分) 天門冬(四分) 蜀椒(二分) 木防己(四分) 紫胡(三分) 草(二分) 獨活(四分) 枳實(四分)烏頭(二分) 術(六分) 人參(四分) 夜干(六分) 山茱萸(四分) 青木香(四分) 防風(六分)

    白芷(

    凡二十物,搗下絹篩,以酢漿服方寸匕,漸至二匕,日三。少嫩人隨長少減服之。毒微者,可用酒也。


如果你對小品方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小品方》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