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根黃尖白舌

類別︰子部 作者︰元•杜本 書名︰敖氏傷寒金鏡錄

    舌見根黃尖白者。表少里多。宜天水散一服。涼膈散二服。合而服之。脈弦者。防風通聖散主之。

    (圖缺)

    【介按】舌根屬下脕。舌尖屬上脕。此舌根黃尖白。病系外寒里熱。即世俗所謂寒邪包火之癥。或表邪入里。已成表少里多之候。外證必熱多寒少。故用涼膈散合天水散。以通水道而清膈熱。如若脈弦。此是邪尚在表。故用防風通聖散。以解風熱之邪也。亦有根黃尖白。不甚干燥。短縮不能伸出自如者,痰挾宿食之證也。宜用下法以治之。

    天水散 涼膈散(二方見前)

    防風通聖散(從名醫方論新補)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薄荷 麻黃 連翹 芒硝(各半兩) 石膏 黃芩 桔梗(各一兩) 滑石(三兩) 甘草(三兩) 荊芥 白術 梔子(各二錢半) 生姜(三片)

    每服三錢。

    【介按】吳琨曰。防風、麻黃,解表藥也。風熱之在皮膚者得之,由汗而泄。荊芥、薄荷。清上藥也。風熱之在巔頂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黃、芒硝。通利藥也。風熱之在腸胃者得之,由後而泄。滑石、梔子、水道藥也。風熱之在決瀆者得之。由溺而泄。風淫于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藥也。而連翹、黃芩又所以祛諸經之游火。風之為患。肝木主之。川芎、歸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術。所以和胃氣而健脾。劉守真氏長于治火。此方之旨,詳且悉哉。


如果你對敖氏傷寒金鏡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敖氏傷寒金鏡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