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父拙吾府君家傳

類別︰子部 作者︰清 • 尤怡 書名︰金匱翼

    楠生十年,隨吾父移居花溪。又四年,而大父歿。事大父日淺,而所熟聞于吾父之口述者,,吾曾大父第三子。曾大父有田千畝,曾伯祖鼎黃公非辜被累,蠰幾盡。及析產大父,僅受田三十畝。繼又以事棄去,遂為蔞人。某年除夕,漏鼓移,盎無粒米,大母偕吾父枯坐一室中,燈半滅,大父方賣字于佛寺。晨光透,乃攜數十錢易米負薪而歸。業醫始,不著于時,大母以針指佐食。嚴寒,雞數鳴,刀尺猶未離手,卒以是致疾。大父時追悼之,不畜姬外家者二十年。大父甚貧困,往來皆一時名流,若番禺方東華、錢塘沈方舟、寧國洪東岸。同郡若顧秀野、沈歸愚、陳樹滋、徐龍友、周迂村、李客山諸先生皆折節與交。楠自曉事後,未見有一雜賓至者。性沉靜,淡于名利。晚年治病頗煩,稍暇,即讀書、灌花、飼鶴、觀魚,以適其幽閑恬淡之意。間作古文、時文,絕類荊川,然非所專力也。己巳得疾,不服藥,絕粒待盡。易簀前一日,索紙筆書留別同社諸公,詩、字、畫蒼勁不異平時。詩曰︰“椰瓢松塵有前緣,交好于今三十年。曲水傳觴宜有後,旗亭畫壁猥居前。病來希逸春無分,老至淵明酒已捐。此後音塵都隔斷,新詩那得到重泉。”蓋絕筆也。所著醫書數種,已刻者︰《金匱心典集注》、《醫學讀書記》,以及《北田吟稿》二卷,皆已膾炙人口。大父少時學醫于馬元一先生,先生負盛名,從游者無數。晚得大父喜甚,謂其夫人曰︰吾今日得一人,勝得千萬人矣。後先生著書甚多,皆大父所商榷以傳,于此見前輩之卓識雲。

    孫世楠述

    此藹谷先生所作家傳也。先生人品學問為吳中名宿,今讀其家傳,益信家學淵源,英賢

    淡安附識


如果你對金匱翼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金匱翼》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