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痞氣

類別︰子部 作者︰清•嚴則庵纂輯、裘慶元輯 書名︰傷寒捷訣

    滿而不痛名為痞。枳桔頻投是妙方。更有瀉心湯可服。大黃附子半甘姜。按傷寒心下痞硬而痛者。為結胸。為實。硬滿而不痛者。為痞氣。為虛。凡傷寒痞氣。輕者通用枳桔湯。其行氣下膈也。若心下痞。按之濡。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若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若寒多熱少。胸滿而不痛。脈濡者半夏瀉心湯主之。若干嘔有水氣者。生姜瀉心湯主之。若干嘔下利腹鳴者。此非結熱。但以胃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大抵傷寒之痞。與雜癥不同。傷寒之痞。從外之內。故宜苦瀉。雜癥之痞。從內之外。故宜辛散。附子瀉心用三黃。寒加熱藥以維揚。痞乃熱邪寒藥治。惡寒加附始相當。半夏瀉心黃連芩。干姜甘草與人參。大棗和之治虛痞。法在降陽並和陰。(去人參即甘草瀉心湯加姜即生姜瀉心湯)


如果你對傷寒捷訣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傷寒捷訣》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