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腸垢溏

類別︰子部 作者︰清•嚴則庵纂輯、裘慶元輯 書名︰傷寒捷訣

    傷寒下利多般數。要識陰陽勿差誤。三陽利時身必熱。三陰但溫無熱俱。合病自利湯。或用黃芩湯可愈。自利不渴屬太陰。少陰必渴身虛故。外審證兮內憑脈。內外並觀斯兩得。脈大由來卻是虛。脈滑而數有宿食。協熱而利臍下熱。譫語而利燥屎結。少陰心痛口燥煩。卻與利之斯要訣。按利與痢不同。利者。瀉也。不因攻下而泄瀉也。此即傷寒自利之癥。俗名漏底傷矣。凡傷寒自利。有因三陽傳陰經而下利者。為協熱利。協熱利者。曰腸垢。臍下必熱。宜黃芩湯葛根湯主之。有因陰寒直中陰經而下利者。必協寒利。協寒利者。曰 溏。臍下必寒。宜理中四逆湯主之。原病式曰。瀉白為寒。青黃紅黑皆熱也。大抵陽熱之利。與陰寒不同。宜細辨而詳治之。凡自利不可發汗。以下利為邪氣內攻。走津液而胃虛也。黃芩湯用甘芍並。傷寒自利棗和烹。此方遂為治痢祖。後人加味或更名。


如果你對傷寒捷訣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傷寒捷訣》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