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續論卷之六 惡寒

類別︰子部 作者︰明•陶華 書名︰傷寒六書

    惡寒者,不見風亦惡寒,身雖熱亦不欲去衣被。其風寒客于榮衛,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而惡寒也。經曰︰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謂如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先惡寒,而繼之以發熱,此則發于陽也。若初病惡寒而倦,脈沉細而緊,此則為熱發于陰也。在陽則發汗,在陰則溫里。或下證悉具而微惡寒者,是表猶未解,當先解表,而後攻里。若少陰病,惡寒而倦,手足厥冷,自利煩躁,脈不至者,又為不治之證。

    太陽病,發熱,或未發熱,惡寒有汗,桂枝湯;無汗,麻黃湯。

    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無陽也,不可發汗,越婢湯。

    陽明病固宜下,微惡寒者,系與太陽合病,在經,屬表,可發汗,麻黃湯。若脈遲汗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雖陽明證,可桂枝湯。

    少陽病,頭汗出,微惡寒,柴胡桂枝湯。

    發熱,汗出後惡寒而嘔,但心下痞者,五苓散。發汗後惡寒者,虛也,芍藥附子甘草湯。

    惡寒,脈微而復利,正亡血也,四逆湯加人參。汗後惡寒,脈細數浮遲,嘔不止,理中丸。

    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而惡寒,表未解也,當先解表,桂枝湯,後攻痞,三黃瀉心湯。

    太陽病,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若微惡寒者,桂枝加芍藥附子湯。

    少陰病,脈沉細,惡寒者,四逆湯。若下利,惡寒而倦,手足溫者,小建中湯。若惡寒而倦,時時自煩,不欲濃衣,大柴胡湯。

    亡血家不可發汗,汗之則寒栗而振,小柴胡湯、芍藥湯。

    脈弱者不可發汗,汗之,則寒栗不能自還,當歸四逆湯。


如果你對傷寒六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傷寒六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