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喘急短氣

類別︰子部 作者︰清•吳謙 書名︰傷寒心法要訣

    喘息喝喝數張口,短氣似喘不抬肩,促難布息為實證,短不續息作虛觀,內因飲病或痰熱,外因陰陽表里看,直視神昏汗潤發,脈微肢厥命難全。

    【注】喘息,氣急喝喝而數張口、抬肩、欠肚者,喘也。短氣,則似喘非喘,而不張口抬肩也。二證皆胸中氣病。肺主氣,故屬肺也。無論喘急、短氣,若氣促壅塞不能布息,為有余之實證。若氣短空乏不能續息,為不足之虛證。內因,謂飲冷傷肺,或因痰熱也。外因,謂形寒傷表,表主皮毛,肺之合也。皮毛受邪,其次及膚、及肌、及胸、及腹入胃,皆令病喘,當審陰陽表里,從化主治可也。喘急、短氣,兼直視神昏,汗出潤發,脈微四肢厥冷,皆死候也。與三陰寒證同見,是為陰喘,宜四逆加杏仁、五味子,虛者倍加人參。與三陽熱證同見,是為陽喘,宜白虎、葛根黃芩黃連湯。與太陽表證同見,是為表喘,無汗者麻黃湯,兼煩躁者大青龍湯;有汗者桂枝加濃樸杏子湯。與陽明里證同見,是為里喘,宜大承氣湯,兼結胸者,宜大陷胸丸。若兼水氣,表實者,小青龍湯;表虛者及小便不利,均宜五苓散加葶藶子。里實者,宜葶藶大棗湯,兼腹脅硬痛者,宜十棗湯。里寒者,宜真武湯。若脈微細,口鼻氣短喘乏。而無陰陽表里證,此氣虛喘也,宜保元湯加五味子、杏仁。若喘而唾痰稠粘,喉間漉漉有聲,此痰喘也,重者宜瓜蒂散、礞石滾痰丸,輕者二陳加苦葶藶子、甦子之類也。


如果你對傷寒心法要訣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傷寒心法要訣》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