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傷寒變癥 動氣(新法參景岳全書)

類別︰子部 作者︰清•吳坤安 書名︰傷寒指掌

    動氣者。築築然動于臍旁上下左右。甚者連及虛里心脅。而渾身振動也。此病由于妄汗妄下。氣血大虧。以致腎氣不納。鼓動于下而作也。或由其人少陰素虧。因病而發。恆見于瘦薄虛弱之人。方書都以理中湯去白術、加肉桂、倍茯苓治之。以伐腎邪。恐未切當。蓋奔豚屬水邪。而動氣屬腎虛。不若八味飲加五味、胡桃。直培根本。以收納腎氣。多服自效。

    邵評:動氣由于土虛不能制水。水氣凝結而成。腎中虛氣。逆乘土位也。若虛里穴。在乳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大虛之癥。治當大補。蓋由妄汗妄下。傷其正氣。

    其人腎氣本虛。素有動氣在于上焦。因之而發。腎真不納。治以補腎納氣為主。

    理中湯補脾土。去白術。嫌滯氣也。加桂、苓。泄水以伐腎邪。然動氣一癥。是腎氣虧乏。氣少收納。非腎中水邪上逆。與奔豚不同。宜補腎氣。不宜伐腎邪。故用八味飲以補腎真。加五味子、胡桃。斂納腎氣為治。

    又評:奔豚與動氣。其因各異。辨治極當。

    凡傷寒至發動氣。必腎氣大虧。水火並衰。其見證。六脈遲軟。舌潤不渴。臍腹冷如冰。暖爐晝夜不舍。飽則動緩。饑則動甚。于此可知其虛。非大劑八味多服不除。寒甚。加炮姜。若止少陰水虧。動氣亦不甚。必有舌干口渴脈數可憑。宜都氣飲。加胡桃肉以納之。左歸飲加減亦可。

    邵評:陰虧虛熱見癥。脈象與陽虛者。自是不同。都氣飲、六味丸加五味子。以補陰納氣壯水之劑。此言傷寒之發動氣者。

    雜癥虛。亦發動氣。宜照本病施治。如怯弱痢疾之類。

    邵評:雜癥之有動氣。總由脾腎兩虛。參合其所患之本病。而辨別治之。


如果你對傷寒指掌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傷寒指掌》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