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集 陳某子感證體脈俱厥

類別︰子部 作者︰清•程杏軒 書名︰程杏軒醫案

    陳某子年十六歲,夏月患感證,壯熱神昏,面赤煩渴,唇燥舌焦,口鼻牙根出血,俱屬熱象。惟脈息沉細,四肢厥冷,諸醫不效。時屆九朝,延予商之。予曰:此非陰證,乃陽證也。

    今日本應重用涼藥,恐汝家畏而不服,姑以小柴胡湯去半夏人參,加生地、花粉、山梔、丹皮試之。無如歙俗以為吃壞熱藥有救,涼藥無救。因見方有涼藥果畏不服。三日後勢更劇,復來迓予,予辭不往,乃浼友人胡君景三代請。予曰:救病如救焚,彼病已重,況復遷延,恐難治矣。胡君曰:試往一決,可治則治之。至診其脈,前之沉細者,今竟絕,撫捫其肢,則冷過肘膝,更加腹痛拒按,欲便不解,驚狂不定。予曰疾急矣,非承氣湯下之不可。疏方訖,胡君私叩予曰:從來傷寒陰陽二證,憑脈用藥,不拘浮沉大小,總以有力無力分之。有力為陽,無力為陰,今按脈全無,四肢冷甚,恐屬陰證奈何。予曰:此乃陽極似陰,證載吳又可《瘟疫論》中,所謂體脈二厥也。歸檢書與閱,胡君以為然,竟服下劑,夜間便行二次,比曉厥回脈出,改用甘露飲,後易生脈地黃湯,匝月而痊。


如果你對程杏軒醫案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程杏軒醫案》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