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月伏陰在內,當于寒濕中求之。議以理中湯,溫理脾陽。服藥瀉止嘔減,舌苔少退。
此由脾陽向虧,卑監之土,易于釀濕,陽氣不足,寒自內生,既無外邪干之,本氣自能為病。今既投機,只可于方內增分兩,不必于方外求他味。其所以不驟加陰藥者,蓋恐肥人之病,慮虛其陽耳。經雲: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日光不到之處,恆多濕生,土之薄也。經又雲: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陽健可冀運矣。昨方加增分兩有效,足見尚是病重藥輕,然當此盛暑參附大劑,服逾兩旬,病猶未卻,虛寒情狀,亦可畏矣。安心穩守,功到自成。
安波按:華氏雲,低窳濕處,必須以烈日曬之,此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