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醫案》輯錄 王某背瘍潰後余毒未淨

類別︰子部 作者︰清•程杏軒 書名︰程杏軒醫案

    癰從六腑生,疽從五髒生。營氣不循,逆于肉理,乃生癰腫。此先聖論癰疽之大端,瘍科之綱領也。證起月余,毒發于背,始初平塌不痛,藥服溫補內托,得以由陰轉陽,掀腫潰膿腐化,新生瘡口漸斂。無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前齦微腫痛,漸次腫甚流血,病中飲食本少,茲因齦腫,米汁難啜,人以胃氣為本,瘍潰之後,胃氣空虛,全藉飲食精華,資其生氣。既不安谷,倉廩必傾,何恃不恐。且瘍後與產後同,理應培養氣血,現下齦腫咽干,下利糞色如醬,利下齦腫稍松,利止腫痛復劇。詳審病機,似乎余毒未清,奈病久困頓如斯,固正則火勢不平,清火則正氣不守。如何借箸,姑仿少陰不足陽明有余之例,宗玉女煎方法。

    蓋腎主骨,齒者骨之余,上齦屬手陽明,下齦屬足陽明。據理推詳,冀圖僥幸。

    安波按:擬于玉女煎外,再參入清胃散意方,有升麻使清升濁降,丹皮以疏其下滯,則斯候之上下處病,厥義無遺漏矣。


如果你對程杏軒醫案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程杏軒醫案》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