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牙痛治效

類別︰子部 作者︰清•李冠仙 書名︰仿寓意草

    甥婿劉桐村,嗜酒成牙痛癥,痛則牽引至額,以至顛頂,一月數發,痛不可忍。予曰︰面額屬陽明,牙齦屬陽明,齒屬腎,厥少陰會于顛頂,此濕熱太重,蘊積于胃,兼傷肝腎之陰。以景岳玉女煎加西茵陳三錢,囑服七劑,且囑節飲,可以不發。伊一服即愈,因思不能戒酒,不若將此方多服,竟服至二十余劑,後竟永不復發。吾友趙義之牙痛纏綿月余不已,忽詣予要方,診其脈左關尺數,以六味地黃湯加升麻三分、柴胡五分,與之曰︰此藥服後未免更痛,然片刻即止矣。次日告予,昨服藥而臥,忽然痛不可忍,急得罵汝,後竟安寐,天明不知牙痛之何往矣。藥既對癥,又多此一痛者何也?予曰︰齒乃骨之余,而腎主骨,足下腎水太虧,腎火上浮,而為牙痛,故用六味全劑補之瀉之。然其浮于齒牙之熱,不能下降至腎也,不若用升柴以透之,升透之時未免較痛,然所用無幾,痛亦無幾,而補瀉之力甚大,陰能潛陽,火不復上作痛,且得安寐也。義之兄本通晶,聞之拜服。後予以此方治腎虛牙痛者,無不立效,更勝于玉女煎。武生蓋七下牙床作癢,至不能受,不寐者累日矣。偶值予求治,予笑曰︰此大腸風也。上牙床屬足陽明胃,下牙床屬手陽明大腸,大腸有積熱,熱生風,風生癢。問大便結否?曰︰結甚。以調胃承氣小其制,加生地、槐花、荊芥、防風,與之一藥,得大解暢行而愈。


如果你對仿寓意草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仿寓意草》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