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不食

類別︰子部 作者︰清•俞震 書名︰古今醫案按

    丹溪治一室女因事忤意。郁結在脾。半年不食。但日食熟菱大棗數枚。遇喜。食饅頭彈子大。深惡粥飯。朱意脾氣實。非枳實不能散。以溫膽湯去竹茹。數十帖而安。

    又治一少婦。年十九。因不如意。遂膈滿。不食累月。憊甚。不能起坐。巳午間發熱面赤。酉戌方退。夜間小便數而點滴。月經極少。脈沉澀短小。重取皆有。此氣不遂而郁于胃口。內有瘀血。卻因病久。元氣已虛。中宮又以勉強進食。郁而生痰。法宜補瀉兼施。以參術各二錢。茯苓、橘皮各一錢。紅花六分。食前煎服。少頃。與神佑丸減輕粉牽牛為細丸如芝麻大。唾津咽十五丸。日夜二藥各四服。次日食進。三日熱退而愈。

    ﹝附﹞四明僧奉真治天章閣待制許元之子。瞑目不食。已逾宿矣。奉真曰。脾已絕。不可治。死在明日。元曰。予方陛對。能延數日之期否。奉真曰。如此自可。諸髒皆衰。惟肝獨盛。脾為肝所勝。其氣先絕。一髒絕則死。若急瀉肝氣。令肝衰。則脾少緩。可延三日。過此無術也。乃投藥。至晚稍清爽。能張目。漸進稀粥。明日更輕安能食。病家喜。奉真笑曰。此不足喜。肝氣暫舒耳。無能為也。後三日。果卒。

    震按不食之因甚多。而因郁因怒。其大端也。所載三案。可以為式。至因他病而不食者不在此例。夫人身以胃氣為本。經年累月。粥飯全廢。似無不死者。然予曾見兩家閨女。皆十余歲。皆無病。漸漸厭惡粥飯。每日略啖菱栗棗橘落花生芝麻薄脆豆腐干之類。或飲酒一二杯。或腐漿數口而止。其父母甚憂之。予視其形色不變。起居如常。六脈勻平。乃許以無事。亦不處方。後皆婚嫁生子。蓋谷肉蔬果。均以養生。去谷而猶存三項。與絕食者原不同耳。但女與男又別有說。陽動陰靜。陽開陰閣。若童男不食粥飯。究非所宜。


如果你對古今醫案按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古今醫案按》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