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呃逆

類別︰子部 作者︰清•俞震 書名︰古今醫案按

    壺仙翁治鄉進士許崇志病呃逆。醫以雄黃煙燻其鼻。倏然目暗。熱劇甚。翁診之曰。此由惱怒傷肝。肝氣上逆而呃。經雲。木郁達之。投以涌劑。更為之疏肝平氣。數服而愈。所以知崇志病者。其脈左關沉而弦。右寸微而數。沉弦為郁。微數為熱。郁不行。故指為怒氣朱丹溪治一女子。年逾笄。性躁味濃。暑月因大怒而呃逆。每作一聲。則舉身跳動。神昏。凡三五息一作。脈不可診。視其形氣實。以人參蘆二兩煎飲。大吐頑痰數碗。大汗。昏又一老人。素濃味。有久喘病。作止不常。新秋患痢。食大減。數日呃作。脈豁大。朱以其形瘦可治。用參術湯下大補丸。至七日而安。

    虞天民治一人傷寒。前醫以補藥治之而發呃逆。十日後。邀虞診之。其脈長而實大。此陽明內實。誤補所致。與大承氣下之。熱退而呃止。

    震按此條呃已十日。脈長實大。猶易辨也。前條之脈豁大。而用參、術。何又以黃柏佐之。豈因其形瘦素濃味為有郁熱耶。至如女子因怒至呃。脈不可診。止憑形氣之實以施治。何不用他涌劑。而用參蘆至二兩。又豈因其脈未得。而用涌劑中之補劑。為穩著耶。

    又一人得傷寒證。七日熱退而呃大作。舉家彷徨。虞診其脈。皆沉細無力。人倦甚。以補中益氣湯大劑加姜、附。一日三帖。兼灸氣海乳根。當日呃止。脈亦充而平安。

    呂元膺治余姚州守郭文煜呃十余日。醫以丁、附等療之。益甚。呂切其脈。陽明大而長右口之陽數而躁。乃曰。此由胃熱致呃。又以熱藥助其熱。誤矣。用竹茹湯。旋愈。

    震按上條之宜用溫補及灸法。人所共能。次條之服熱藥而益甚。合以脈之長大數躁。宜用大劑白虎。有下證者。宜佐以承氣。若竹茹湯。恐不濟事。

    戴同父治一人。元氣素虛。胃口有蓄血。每食椒姜熱湯。則呃一二聲。以人參、生白術各一兩。切片。用 蟲醉死絞漿制為末。入干漆灰七分。以米飲丸彈子大。早暮陳酒細嚼一

    震按此證較前諸證為難辨。此方較前諸方為更佳。


如果你對古今醫案按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古今醫案按》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