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桉 香山丸

類別︰子部 作者︰清 • 葉天士 書名︰未刻本葉氏醫案

    脈弦數。稟賦陰弱。陽動不潛。絡逆吐血。宜攝陰和陽。

    犀角 知母 元參 生地 川斛 藕汁 陽郁形凜。脕悶身疼。

    杏仁 厚樸 廣皮 桂枝 防己 澤瀉 久嗽痰濃。胃中伏濕耳。但形神憔悴。脈微。最不易治。

    生白扁豆 真川貝 燕窩 霍山石斛 白茯神 米仁 飲阻咳嗽。

    旋復花 米仁 橘紅 杏核仁 浙苓 白芥子 汗止內熱。

    生地 阿膠 川石斛 麥冬 炙草 火麻仁 稟性豪爽。木火炎炎。柔金被侮。音低漸失。而已經一載。且年又花甲。肺陰日消。恐不易復。當忌炙爆濃味為要。

    上清膏 脈澀。經事先期。脕痛引及腰髀。不時寒熱此二維為病也。良由營血不足耳。

    鹿霜 當歸 茯苓 杞子 紫英 茴香 不時寒熱。飲食漸減。肌膚瘡痍。此長夏暑濕內伏。不獨在衛。而營亦阻矣。兩和營衛。令邪徐徐越出。始可望愈。

    焦術 歸身 黃芩 炙草 柴胡 半曲 白芍 青皮 陳皮 丹皮 脈細。脕痛暮盛。吐出食物未化。此腎陽受戕。失宣降之司。所謂痛則不通是也。良由得之饑飽煩勞使然。以脈論之。日久恐有關格大患。未可不蚤為圖之。

    人參 開花吳茱萸 淡附子 茯苓 真四川花椒 淡干姜 此乳岩也。女科之最難治者。開懷怡養。斯為第一要策。藥味緩圖。勿戕胃氣。是屬第二義漏蘆 穿山甲 乳香 土貝 大麥芽 紅花 濕熱郁于營分。是以四末如烙。肌膚瘙癢。治以苦辛。

    豆皮 金銀花 粉萆 酒炒黃柏 白苦參 地膚子 赤芍藥 晚蠶砂 白蒺藜 草 尿血脈微。年已花甲。此腎陰下奪。陽失其化。是以血從小腸而下。腎藏失封固之本也。

    紫巴戟 粉萆 黑豆皮 生菟絲子 淡蓯蓉 雞內金 大麋茸 明琥珀屑 伏暑蒸熱。頭痛身疼。

    藿香 杏仁 陳皮 厚樸 半夏 茯苓 營陰暗耗。心陽不寧。怔忡漸至。

    生地 龍骨 丹參 天冬 茯神 柏仁 督虛背凜。脈來微細。此陰中之陽傷矣。法宜柔溫養之。

    鹿茸 菟子 歸身 巴戟 杜仲 茯苓 舌苔黃。脕脹。

    杏仁 茵陳 厚樸 連皮苓 半夏 廣皮 草果 滑石粉 陽郁不宣。形凜頭痛脕悶。

    杏仁 厚樸 茯苓 廣皮 桂枝 生姜 氣痹。咳嗽脕悶。

    枇杷葉 杏仁 枳殼 白桔梗 橘紅 桑皮 吐血脈歇。二氣憊矣。謹慎調理。

    熟地黃 茯苓 川石斛 參三七 藕汁 花蕊石 腎虛濕著。腰為之痛。

    茯苓 于術 炙草 干姜 久郁氣血交痹。是以煩冤痰血。開懷為主。

    丹皮 黑梔 半夏 橘紅 柏仁 丹參 大建中法。

    桂枝 川椒 飴糖 煨姜 嗽而嘔惡。胃氣弱也。

    白扁豆 北沙參 霍石斛 川貝母 麥冬肉 塊茯苓 左脈弦。

    何首烏 人參 濕熱阻于上焦。頭脹惡風頤痛。

    桂枝 杏仁 滑石 豆卷 川通 花粉 熱減妨食神倦。

    谷芽 川斛 陳皮 半曲 茯苓 知母 伏邪發熱。

    甦梗 橘紅 杏仁 厚樸 花粉 連軺 濕瘧。頭重脕悶。瘧來神憒。由正弱邪盛耳。

    茵陳 厚樸 半夏 杏仁 菖根 橘白 氣阻脕痹。

    枇葉 杏仁 枳殼 甦子 橘紅 桔梗 娠五月。足太陰司胎。太陰與陽明為表里。陽明隸乎沖脈。沖脈空虛。是以易于墮胎。法宜人參 菟絲子 杜仲 焦術 條芩 禹余糧 白薇 湘蓮 夢泄咽干。責在少陰空虛。

    熟地 天門冬 川斛 茯神 女貞子 龜版 久嗽。惡風寒熱。


如果你對未刻本葉氏醫案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未刻本葉氏醫案》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