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產後 泄瀉

類別︰子部 作者︰清•魏之 書名︰續名醫類案

    陸養愚治臧舜田內人,脾胃素常不實,產後因怒,大便泄瀉。或以胃苓湯加歸、芍投之,勢日甚,且汗出氣喘,脈氣散大。或謂此非產後泄瀉所宜,宜勿藥。陸曰:脈雖大,而按之不甚空,尚有一二分生意。用人參理中湯加訶子、肉果。已煎矣,忽傳人事已不省,再診之,浮按虛數,沉按如絲,手足逆厥。或謂今夜決不能延,乃辭去。陸令前藥急以加附子一錢,一劑汗止瀉減,再劑病減七分。去附子加歸、芍,數劑起。

    王 如治一產婦,彌月瀉,年余不愈,六脈沉遲,此元氣下陷,寒濕太甚癥也。然湯藥猶濕也,以濕治濕可乎?遂用參、 、苓、術、肉蔻、升麻、防風、甘草,用豬肚一枚,入蓮肉一斤,好酒煮爛,搗和為丸,日進而安。

    陳三農治一婦,產後滑泄,勺水粒米不容,實時瀉下,半月余矣,六脈濡而弱,此產時勞力傷脾也。若用湯藥,恐滋胃濕,遂以參苓白術散加肉桂、生姜、棗肉為丸,服愈。(雄按:今秋石北涯仲媳,胎前患泄瀉,娩後瀉如漏水,不分遍數,惡露不行,專科束手。余視其脈,左弦數,右大而不空,口苦不饑,小溲全無,以白頭翁湯合伏龍肝丸治之,一劑而減,三啜而瘳。)

    薛立齋治一產婦,大便不實,飲食少思,五更或清晨遺屎,此中氣虛寒,脾腎不足,用補中益氣送四神丸而痊。

    張子和治李德卿妻,因產後病泄年余,四肢瘦乏,皆斷為死癥。張曰:兩手脈皆微小,乃利病之生脈,況洞泄屬肝經,肝木克土而成。此病亦是腸 , 者,腸中有積水也。先以舟車丸四十五粒,又以無憂散三四錢,下四五行。又進導飲丸,渴則調以五苓散,再與胃風湯調之,半月而能行,一月而安健。


如果你對續名醫類案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續名醫類案》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