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病 小兒熱病劇嘔證

類別︰子部 作者︰不詳 書名︰余無言醫案

    小兒4齡,患生熱病。煩躁反復,時時嘔吐,藥不下咽,熱勢頗高,周身無汗,肌膚炙手,目赤口干,唇焦齒垢,口氣噴人,脕口拒按而痛,大便不通,手足微厥,醫易六七而無效。因令臥于濕地一宵,嘔吐即止,身有微汗。更以承氣增液法加葛根、黃芩、石膏主之。

    上海順昌路蔡生南君之幼兒,才4歲,庶出,愛之愈恆。素喜雜食,家長不之節也。忽于四月底患生熱病,時已在夏至後矣。故中醫學說不稱溫病,而稱熱病也。

    一日。有友人馬順康介余往診。甫登樓,即見其家人,皆淚流滿面。余見床上病兒,片刻難安,煩躁反復,時時嘔吐,雖少飲開水亦吐,額上有汗,而頸下全身皆無汗,捫之膚干炙手,目赤口干,唇焦齒垢,口氣噴人,按其脕口作痛,手足反現微厥。

    聞其時日,曰“才四日耳。”問其大便,曰“四日未解也。”問前醫與服之藥,情形如何,曰“點水已不能下,少飲水且嘔吐不止,何況于藥。”問西藥服過否,曰︰診過中西醫六七人之多,藥不能下,故均不效耳。余沉思有頃,即問蔡君曰,“汝夫婦尚要此孩否。”蔡君垂涕泣曰︰“吾兒焉得不要,先生是何言耶。”余曰︰“汝若不要汝兒,則吾有一法試之;汝必要汝兒,則吾絲毫無法矣”。蔡曰︰“先生出此奇言,有何意耶?”余曰︰“令郎之病,以劇嘔不止,而藥不下咽,若嘔止則有辦法矣。今有一法,恐君不肯照行耳。然而不用余言,則斷然危矣。”蔡君問何法。余曰︰“汝果不要汝兒,可將伊置之地上,以泥土地為佳。但上海無泥土地,可將水泥之地上,以水沖之使潔。再以大毛巾濡濕,置水泥地上。將汝子抱置其上,任其反復,使過一夜。至明晨再看其情形如何也,然恐汝心不舍耳。”蔡曰︰“此何意耶。”余曰︰“此時病急,不是講醫理之時,信否隨汝也。”

    有頃,蔡忽呼僕曰︰“來來,如余先生言,速為辦來。”于是僕人將灶間內水泥地洗刷一清,再將大毛巾濡濕,置于其上。蔡即抱兒仰臥之,初尚反復身體,一刻鐘後,已煩躁漸減矣。余去後,即不知其情況如何。

    次日上午九時,又延余去。蔡即歡然告余,謂“睡至夜間十時後,即不再嘔吐,身有微汗,熱亦漸退而安眠,直至此時,神識大清,尚得無礙否。”余視危機已去,脈象已較平,乃處增液承氣加葛根、黃芩、生石膏以治之。大便解後,奇臭難當,復得微汗。再劑減量與服,大便續下數次。表里熱清,而病遂霍然。

    他日蔡君問余曰︰“先生之治,曾救小兒之命。然其醫理。可得聞矣。”余曰︰“今可告君矣,夫炭置爐中,燃之片時,則成灰矣。若將已燃之炭,置于潮濕土地上,片時即熄,而炭則依然為炭也。何哉?蓋地上潮濕之水氣,被炭吸收,而炭中之火氣,又被濕地吸收,水火之氣,成交換作用,故火熄矣。令郎之癥,亦猶是也。溫熱內傳,與胃家實合而為病。中脕不通,胃氣為逆,因嘔吐不止。熱與實不去其一,則嘔吐不止也。然藥已不下,其將听其死耶。故不得已用此一法。斷為熱實之證,故敢臥之于冷濕地也。果然一臥而熱退,熱退而嘔止。再用承氣湯奪其早成之實,合增液法,救其將竭之陰,故之效耳。君如要此愛兒,不肯棄置于濕地,則必不可救矣。”蔡君驚駭嘆服。一時傳為奇治雲。

    增液承氣湯加葛根、黃芩、石膏方

    潤元參二錢 大麥冬(去心)二錢 細生地三錢 錦紋軍一錢五分 元明粉 粉葛根各二錢 生黃芩一錢五分 生石膏六錢


如果你對余無言醫案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余無言醫案》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