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四旬,患生水臌脹癥。兩足俱腫,腹大如鼓,臍部突出,腫脹上至兩脅,氣急而喘,小便不利,口干而燥。經醫放水三次,旬日即又復腫。蓋放水取效一時,必須溫復腎陽,乃能小便自利。主以傅氏決流湯,一劑而水利斗余,三劑腫消大半,間以香砂六君,再以原方減量,數服而痊。
時在抗戰之前二年,有患者張姓,鹽城人,年四十余歲,為仁濟醫院工友,患生腹水,即中醫之水臌脹證也。漸至腹脹如鼓,癥狀如上文所述。經該院醫師為之放水,以套管針刺人腹部之皮下深層,放出水量頗多,腹脹立消,至為爽快。但日常飲食所需,多有水分,不數日間,腫又漸至,約旬日而復腫如初。經醫師再行放水,其立消如前,而復腫亦如前。後經三次之放水,而仍如前狀,于是醫師技窮,而患者大懼。
時有其同鄉人徐汝楫者,為該院助理醫師,張因與謀之。徐君問日,汝願中醫治療乎?張曰,求愈病耳,何問中西。徐乃介紹至余所,詳告以前之病情,及治療之經過。余稍一沉思,以吾中藥方劑之治水臌證者,或效或不效。獨《傅青主男科》中之決流湯,未曾試過。且此證經醫院醫生放水,服藥未能見功,若不以峻劑投之,恐難獲效也。因其腫脹反復,且勢頗重,恐原方量尚不足,特增量與之。且其時肉桂價昂,病者力有不逮,特將肉桂減量,而另加桂枝與之,令其照法煎服。
次日張又乘車自來復診。下車時,余見其體較減輕,步履較健,面欣然有喜色。迨入室後,即告余曰︰“昨日服藥,不二小時,即小便一次,其量頗多,而解時亦頗爽。又二小時,繼服二煎。一夜之間,連解小便五次,每次暢爽。今腹腫已大減,而臍已不突矣。”因解衣以腹部示余,視其腹皮已略起皺,余亦大喜過望,因此方為第一次之試驗也。因令連服二帖,隔日再行三診。
即隔日果來,見其下車時,身體便捷如常人。再告我以服藥之情形,覺每次小便,腹壁及膀胱收縮力加強,故小便之爽利,為病後至今所未有,飲食亦日漸加多矣。因為之將原方減量,再處以香砂六君子湯,扶持脾胃,即以此兩方相間服之,共八帖而痊。此余來申開業之第五年,即1935年事也。
自此方試驗成功後,凡遇水臌脹證,皆以此方治愈。蓋此方之組織,大有經方之遺意。以丑、遂行水治其標,以肉桂溫陽培其本,藥味少而效力專,此所以效如桴鼓也。
傅氏決流湯方
黑牽牛子四錢 制甘遂三錢 上肉桂一錢(另炖沖) 川桂枝三錢 車前子一兩 原方丑、遂各二錢,肉桂三分,車前同,無桂枝,今因證重,故改其制。
香砂六君子湯方
廣木香三錢 縮砂仁六分 姜制半夏三錢 土炒白術三錢 潞黨參三錢 廣陳皮二錢五分 炙甘草二錢 雲茯苓三錢 生姜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