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辨黃咫旭乃室膈氣危癥宜用緩治法果驗

類別︰子部 作者︰清•喻昌 書名︰寓意草

    咫旭乃室病膈氣。二十余日。飲粒全不入口。延余診時。尺脈已絕而不至矣。詢其二便。自病起至今。從未一通。止是一味痰沫上涌。厭厭待盡。無法以處。邑庠有施姓者。善決生死。謂其脈已離根。頃刻當壞。余曰。不然。脈經明有開活一款雲。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是吐則未必死也。但得天氣下降。則地道自通。故此癥倍宜治中。以氣高不返。中無開闔。因成危候。待吾以法緩緩治之。自然逐日見效。于是始獨任以觀驗否。乃遂變旋復代赭成法。而用其意。不泥其方。緣女病至尺脈全無。則莫可驗其受孕。萬一有而不求。以赭石干姜輩傷之。呼吸立斷矣。姑闕疑。以赤石脂易赭石。煨姜易干姜。用六君子湯加旋復花煎調。服下嘔即稍定。其岳父見用人參。以為劫病而致憾。余曰。無恐也。治此不愈。願以三十金為罰。如愈一文不取。乃全神照應。藥必親調。始與服之。三日後。漸漸不嘔。又三日後。粥飲漸加。舉家稱快。但病者全不大便。至是已月余矣。一則憂病之未除。再則憂食之不運。刻刻以通利為囑。余曰。髒氣久結。食飲入胃。每日止能透下腸中一二節。食飲積之既久。髒氣自然通透。原議緩治。何得急圖耶。舉家僉以余為不情。每進診脈。輒聞病者鼻息之揚。但未至發聲相詈耳。蓋余以歸地潤腸之藥。恐滯膈而作嘔。硝石大黃通腸之藥。恐傷胎而殞命。姑拂其請。堅持三五日。果氣下腸通而病全瘳矣。病瘳而其家竊議曰。一便且不能通。曷貴于醫耶。月余。腹中之孕。果漸形著。又議曰。一孕且不能知。安所稱高耶。吁嗟。余之設誠而行。以全人夫妻子母。而反以得謗也。豈有他哉。惟余得謗。當世之所謂醫者。然後乃得名耳。

    胡卣臣先生曰。議病入理之深。自然入俗之淺。如中無開闔之語。及髒氣逐日漸通之語。豈堪向尋常索解耶。


如果你對寓意草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寓意草》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