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遵師遣命服靈丹,待滿災星除佞奸。
暗隱忽逢包拯賺,英雄復又謁龍顏。
卻說包公深夜來到天王廟,四周觀看,只見後座牆壁低些,可以扒上。即喚過
高松、張吉,吩咐這兩個排軍如此如此探听。二人听了暗說︰“這大老爺辦這事,
鬼頭鬼腦的,如今又叫我二人做起賊來。扒上屋頂打探,真乃可笑的。”此時張吉
跪下,高松兩腳踏在肩頭上,張吉在地下騰騰立起身來,此名為矮子接長人。此刻
高松雙手扳扒圍牆,兩腳在他肩上輕輕一送,早已登上瓦面。四周一看,寂靜無聲,
只得在瓦面東邊,扒過西邊去,靜听一回,西南角隱隱有人言語聲。高松又扒過西
南角,果有人言語。輕輕扒開瓦塊,豈知尚未扳離,早有灰泥跌下來,只得不敢動
手。無奈不掀去瓦塊,不見其人,只得伏于瓦面靜听。
只聞一人說聲︰“大哥,休得心焦,我們各敬三杯,且自開懷樂飲罷。”又听
一聲說︰“賢弟,我的心事甚煩,叫我如何吃酒呢?龐洪原與我沒甚大冤仇,三番
五次陷害于我,幸而屢屢不中他奸謀。雖然今日不計較這奸臣,但使我母子分離。
雖然你們常常走回去探望母親,到底使我遠離膝下,不能侍奉晨昏。倘得母子相依,
我也不願拜相封王,不如樂守鄉園,深耕淺褥,淡水清湯,倒也逍遙自在,勝如顯
爵高官,憂懷不免的。”又聞說聲︰“大哥你那里話來?你是個當世英雄,立建功
勞多少,才得玉帶橫腰。前日師父有言,埋名一載,到後來福祿齊天。目前災星已
滿,如何還有愁煩?有日出頭,定要掃平龐賊,消了大恨,方得國家安寧。但小弟
前日悄悄回去,探明太太聞得目下西遼又興兵殺來,直攻圍困三關,孫秀無能抵敵,
告急本章回朝,只因沒有大將提兵前往,所以君憂臣愁。但得天開雲霧,大哥原要
領兵退敵的。”又聞說︰“賢弟啊,你休得說了,我是看過世情多假局,前者汗馬
辛苦,今日身羈此地,想起來富貴身榮,如此浮雲耳。就是征西,殺害多少生靈,
雖然為國,到底冤魂結怨。今日遼兵殺進三關,我也不介懷了。”又听一人哈哈大
笑道︰“大哥,這句話卻說差了,龐洪陷害于你,並非聖上之故,為何大哥說起此
言的?”又聞說︰“賢弟,我豈有不知,前日龐洪假哄奏主,我們征西勞頓一番,
方得平伏,取了珍珠旗回朝,害我之謀又不遂。後來父女通線,在萬歲跟前說是假
旗,險些身首分開,多蒙太後娘娘救了性命。如今問罪到此,龐洪一連十三封書,
使王驛丞害我,虧得王正心好,不然我化命為烏有。幾番被害,還想什麼汗馬功勞,
蔭子封妻?龐賊在朝,猶如狼虎,又有宮中女子依靠,我今且保全余生。悉听朝廷
自主宋室江山,豈無他人保護,就少我一人有何干害?”又聞說聲︰“大哥,說到
此間,也怪不得你反了心,不若待小弟架起雲梯到龐府把這奸臣一刀刺死,待大哥
平氣,再去征西如何?”又聞說︰“賢弟,這事動不得的,若行刺龐賊,必然害了
近地百姓的性命,況師父前日有言,說龐賊正在盛時,奈何他不得,如今暫且隱耐
由天罷了。”又有二人同聲說道︰“奸臣容他多活幾年,不得罪惡滿盈,報應昭彰,
與我觀看。”又聞一人說道︰“從今不必說起龐洪這奸賊,免使大哥納悶不安罷。”
眾聲說︰“有理,從此不提這奸臣了,我們眾弟兄吃酒罷。”
高松此會只聞吃酒罷,盡說交歡之言,並無別話。高松听得明明白白,才曉得
包爺巧計,方知古廟中閑著幾位英雄。即時打從原路,一步步扒回後廟矮牆壁招手
望下,張吉一見,仍按他下來,悄悄將此言一一稟知。包公大喜,吩咐眾人轉回驛
中,已是三更時候。這包公為國分憂,辛勞國務,有詩贊曰︰
史稱剛毅包龍圖,大家一人幾載無。
鐵面無情平素蒞,丹心日月青史留。
當說包爺回至驛中,王正迎接中庭坐下,飲過香茗。包爺說︰“你們昨夜不曾
安睡,你等今去睡罷。”眾人齊聲說︰“大老爺不睡,我等如何敢睡?”包爺說︰
“本官有心事,你等如何得知?不用多言,去睡罷,明日早些起來。驛丞你也辛苦,
去睡罷。”眾人听說,各各散去,閉上驛門。包爺獨坐沉吟,說︰“今日知道狄青
未死,全虧得崔信觀看星斗,但不知前日棺中尸首何人替代?來日問狄青便知了。”
呆坐一會,又想一計,不覺天明了。梳洗畢,有驛丞請安恭拜。包爺說︰“王正,
狄千歲在烏台告狀,昨日本官已查明白了,今日要到天王廟走走就要回朝了,你須
同去走走。”王正應諾。是日,早膳用過,包公上馬,帶了排軍八個,王正隨後,
游龍驛一程,到了天王廟。包公下馬,吩咐張龍叩門。不要說本官在此,須說太太
差來探望千歲的。張龍領命,上前叩門。
廟中李義說︰“那人打門?”張龍說︰“太太差來探望千歲。”李義一想,我
們常常去見太太,叫他不要打發人來,因何今日差人前來探望?到底母子之情,怪
他不得。即時開了廟門,忽一隊人一哄而過,包爺吩咐將廟門關閉。李義一見嚇了
一驚,忙道︰“包大人,因何到此地來?”包爺冷笑道︰“你們干得好事!”李義
說︰“小將不曾于什歹事。”包爺說︰“你等藏了千歲,說死了。如今本官訪查得
明明白白,特來見千歲。”李義說︰“包大人,我家千歲死過已久,並非藏過他。”
包爺道︰“你休得胡說,本官自去看來。”即喚高松先走,李將軍好不著忙,飛跑
進去報知。狄爺听了一驚,正在閃躲,外面來了包公。高聲說︰“千歲,不要躲,
下官來也。”此時狄爺無可奈何,呆呆看著包爺,只得叫聲︰“包大人,怎曉得我
狄青未死?有勞車駕,失迎之罪,乞望姑寬。”包公說︰“不敢當,千歲啊,別人
由你瞞過了,下官是瞞不過的。”說完呵呵發笑。狄爺默默不言。
四將又來恭見包爺。王正在旁心中暗喜,只道千歲身亡,豈知今日還在世間,
果然包黑子非人可及!驛丞也來叩見千歲與四將軍。狄爺說︰“包大人,到底你怎
知下官未亡!”包公說︰“狄王親,只因目下西遼聞你身故,復興兵殺到雄關,無
人抵敵,所以聖上思想于你,眾人深恨龐洪。是夜崔信觀星斗,見王親星象未退。
今日倒有光輝,故知王親尚在人間。所以本官特來查訪,今知王親埋名此地,是以
前來敘會的。”狄爺說︰“包大人,你只當狄青死了罷,訪我做甚?”包爺說︰
“狄王親,你說那里話來?你是大宋金梁棟柱,掌持社稷之臣,世代簪纓輩。食了
王家爵祿,眼睜睜難道將宋朝基業付與西遼?”狄爺听了,說︰“大人啊,狄青何
德何能,敢當謬贊?小將比燕子學飛,翎毛未長,偶征西遼,僥幸成功,班師回國,
深沾聖恩,叨享厚祿。奸臣幾番陷害,大人盡知。想來禽畜尚貪生,小將白發親娘
劬勞未報,如若被龐洪害了,老親卻倚靠何人?今日要我們出仕,斷斷不能了。寧
為農圃,勞苦于泉壤,侍奉萱親,免遭好臣毒手,小將早已立下此心。”包爺說︰
“狄王親,你言差矣,你是當世英雄,因何今日反誤了?龐洪由他大奸大惡,終須
報應有時。狄王親為何連聖上也怪了,不願退兵保國的?”狄爺正要開言,有四將
同聲說︰“包大人,你有所不知,我家千歲是個忠心為國之人,無差無錯,征服西
遼,正思吃安逸的飯。忽然龐洪使計,把這飛龍叫楊滔認做女兒,配與千歲,希圖
行刺。仰感王天有眼,全叨包大人正直無私,審斷明白,活了千歲性命。這樣大刁
大惡大奸臣,一波未退一波來,內通女兒,說珍珠旗是假的。幸得太後娘娘出頭救
了,不然千歲早已亡了。”此時不知包公如何答話,狄爺允肯出仕朝廷如何?正是︰
奸權屢施謀人計,虎將冷灰汗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