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雜癥 口

類別︰子部 作者︰明•程雲鵬 書名︰慈幼新書

    小兒生後,宜勤看口,有口糜者,膀胱移熱于小腸,腸膈不便,上為口糜,導赤合五苓治之。

    鵝口者,初生白屑滿舌,如鵝之口,乃胎熱所致,用發纏指上,蘸薄荷自然汁拭之。

    如不已,更以粟米煎濃汁拭之,外用過黃丹滲患處。

    初生一復時,滿口上下牙齒,忽變白色,恍如齒牙,名曰馬牙驚,不治。若因將養過溫,積熱燻蒸于上,發為口瘡,宜炒焦干姜,同黃連為末敷之,以木通散(見胎熱)與乳母服。

    如不愈,更以礬湯浸腳,上半日,以蜜炙黃柏、炒僵蠶末敷之立效。如只口角爛瘡,發灰以豬脂調敷即愈。

    導赤散

    生地 木通赤茯 麥冬 甘草 燈心

    五芩散

    豬苓 赤茯 赤芍 白術 肉桂

    口糜散 口瘡糜爛神效。

    黃柏 黃連(各一兩) 雄黃 沒藥(各二錢) 片腦(五分)

    為末干摻瘡上。


如果你對慈幼新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慈幼新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