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赤誠求。所以登仁壽也。赤子初生時。臍風一癥。保之宜首重焉。予同邑。有孝廉熊修五先生。曾舉數子。皆患臍風癥。因之數十年留心此道。適值名醫李傳授此方。熊君後生四子。四女。及諸孫輩。以長以育。均是方之力也。鄉里借以保全者甚多。予家嬰孩深受其益。知此方。為福幼遂生之始基。而保赤之最重者。仁人君子。所當廣為傳播也。遂詳載此方于篇首。外治急重痧癥一方。屢試屢驗。其效如神。亦載明附後。
保赤編各方
一摻臍藥方
枯礬(一錢五分) 硼砂(二錢五分) 朱砂(二分) 冰片(五厘) 麝香(五厘)
上藥共研細末。裝入瓷瓶內封固。俟小兒下地。剪臍後。即用此藥末。上在小兒臍上。用舊軟布條。寬二寸。長二三尺不等。將小兒肚臍包好。倘二三日後。小兒啼哭不止。即解開一看。將藥再上患處。再用新棉花一塊。掩住。仍用布條包好。其痂听其自落。不哭者。不宜亂開。以後。可保無臍風之患。
看癥服藥
一小兒初生三日內。小便短。鼻準黃。口角微有青色。打嚏腹鳴。吮乳松。啼哭不止。重則發搐發熱。此臍風之候也。急服後開水藥。
熟軍(一錢二分) 木通(一錢) 烏藥(一錢) 木香(五分) 枳殼(五分) 檳榔(五分)蟲蛻尾(五分) 勾耳(一錢) 薄荷(三分)
用淡豆豉。三十粒。為引。
加減藥方法
一小兒三日內。初服加三稜(三四)分。莪術(三四)分。去檳榔。枳殼。次帖仍用檳榔。枳殼。去三稜。莪術。
一發熱。加防風(一錢) 廣皮(五分)
一發搐。加僵蠶。(一錢)要直的。
一六日內。預防鎖喉。加甘草(五分) 桔梗(一錢)
一嘔逆加藿香(一錢) 砂仁(四五)分。(砂仁性熱。胎熱者不可用。)
一小兒面深赤。唇燥。加連翹(一錢)再重。加黃連(三四)分。
一小兒面發黃。為濕熱。加茵陳(一錢)蒼術(一錢)
一服前方後。大便仍不通。加生大黃(一錢)去熟軍。
一小便仍不通。加車前(五分)
一氣呃逆。加丁香(三四)分。(性熱不可多用)
一小兒月內。若無他癥。但哭不止。為盤腸氣疼。用烏藥(一錢)檳榔(五分)木香(八分)枳殼(五分) 香附(五分)重者加沉香(四五)分。
一小兒月內。將薄荷煎水。用新青梭布浸濕。入口內拭去涎痰。每日二三次。不生馬牙。
凡小兒臍未落者。不可輕易開看。
凡小兒。面深紫色。口唇干燥者。胎熱。面白者胎寒。宜留心。察看之。
附︰治痧癥神方(發絞腸痧。同轉腿肚者。此方治之更妙。)
明礬(一錢) 明雄(一錢) 朱砂(一錢) 麝香(九分) 神金(十張) 火硝(一錢)
上藥共六味。先將明礬。明雄。火硝三味。共研細末。用姜汁調拌曬干。乃將朱砂研細。以神金撒下。研勻。方放麝香。後和明礬三味干末。共研一會。為主用瓷罐收藏。男點左大眼角。女點右大眼角。孕婦忌之。
下符先誦神 三通。裁黃紙一條。用朱砂新筆。于紙中書一 字。頂上書馬字。挨次順寫成圈。不可一筆潦草。寫畢焚符成灰。入溫水。娠婦服之。產即平安。並能保胎。且馬字順寫成圈後。根據次數之。數單則男。雙則女。此符屢試屢驗。附于卷末。以廣其傳亦保生之一助也。
催生符
用黃紙一條。朱砂新筆。晝對太陽。夜對燈光。衣冠正揖。虔誠默誦。神 三通。 曰監生之神。衛生之靈。脫骨成胎。化骨成形。骨速開。骨速開。勿傷母命。勿損子胎。敬請九老仙子君。日月光明普照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