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發熱證治

類別︰子部 作者︰清•吳謙等 書名︰痘疹心法要訣

    痘出發熱固自內,必固其誘使之然,時氣風寒驚食熱,表里虛實隨證參。表熱惡寒而無汗,里熱有汗溲便難,氣弱熱微不足治,形實熱盛有余看。

    【注】痘出發熱者,謂痘本火毒,故未出先發熱也,自內,謂其熱自內達外也。必因其誘使之然者,謂必因其四時不正風寒邪氣使之發熱也。驚,謂外觸異物,跌撲驚嚇使之發熱也。食,謂內傷食滯,使之發熱也。熱,謂內熱積久,因而熱發于外也。內外既有所因之邪,又當以表里虛實,隨證參詳治也。表熱者,謂發熱在表,則惡寒而無汗也。里熱者,謂發熱在里,則有汗,小便短澀,大便燥難也。氣弱熱微者,謂形氣不足,發熱微輕也。形實熱盛者,謂形氣不余,發熱太甚也。醫者果能臨時詳察,因證施治,則汗、下、清、補之法自得其宜矣。

    升麻葛根湯

    發熱升麻葛根湯,表邪兩得方,升麻葛根赤芍草,隨證宜加法最良。無汗表實加麻薄,便秘腹痛里大黃,形怯氣弱參 入,熱盛犀連荊蒡防,尿澀通滑車前子,驚搐荊防鉤連羊,煩渴石膏麥冬粉,咳嗽前桔杏甦桑,傷食腹熱楂芽積,下利芩連嘔半姜,咽痛蒡梗身羌獨,頭痛荊穗芎芷羌。

    【注】痘出發熱當以升麻葛根湯為主,以其能發表邪、透,兩得之良方也。然必隨證加佐使之品,斯為盡善。如身熱無汗者,此表實也,本方中加麻黃、薄荷;如大小便秘,腹作痛者,此里實也,本方中加大黃;如形氣怯弱者,稟賦不足也,本方中加人參、黃;熱盛者,內熱熾盛也,本方中加犀角、黃連、荊芥、牛蒡子、防風;如小便短澀者,熱結膀胱也,本方中加木通、滑石、車前子;如發驚搐者,肝心有熱也,本方中加荊芥、防風、鉤藤鉤、川黃連、羚羊角;如煩渴者,內熱盛也,本方中加石膏、麥冬、花粉;如咳嗽喘急者,肺郁風邪也,本方中加前胡、桔梗、杏仁、甦葉、桑皮;如傷食腹皮熱者,胃中停滯也,本方中加山楂、麥芽、枳殼;如下利者,腸胃熱滯也,本方中加黃連、黃芩;如作嘔者,胸膈有痰飲也,本方中加半夏、生姜;如咽痛者,火在上焦也,本方中加牛蒡子、苦桔梗;如遍身酸疼者,外染風寒也,本方中加羌活、獨活;如頭痛者,上冒風寒也,本方中加荊芥穗、川芎、白芷、羌活。此治發熱之大略,又貴臨時詳察,融會貫通也。

    升麻葛根湯

    升麻 葛根 赤芍藥 生甘草

    引加芫荽,水煎服。

    歸宗湯

    形實無表毒火盛,所以歸宗主大黃,地芍楂青通荊蒡,壯熱爪紫肢厥涼,惡熱頭汗蒸蒸汗,便秘譫語煩躁狂,大渴唇焦舌生刺,失血腰痛不循常。

    【注】發熱之初,形實者,形氣壯實也。無表者,無風寒表邪也。若證見毒火太盛,法當攻之。所以用歸宗湯者,因其以大黃為主也,而佐使生地、赤芍、山楂、青皮、木通、荊芥穗、牛蒡子也。痘未見點,如壯熱不已,毒火熾盛也。爪甲色紫,血熱凝滯也。四肢厥冷,同陽證見者,熱深厥深也。惡熱,內熱盛也。頭汗出,胃熱上蒸也。通身蒸蒸汗,毒火內迫津液也。大小便閉,腸胃熱結也。譫語,胃熱也。煩躁狂亂,毒火擾心神也。大渴引飲,毒火灼津液也。唇口焦烈,舌生芒刺,毒火胃熱並盛也。失血者,口中失血、小便尿血也。皆緣火毒迫血妄行也。其腰痛不尋常者,毒攻腎位也。已上諸證,非險則逆,若見之急用此方峻攻火毒,庶可挽回,少有逡巡瞻顧,則無及矣。

    歸宗湯

    大黃 生地黃 赤芍藥 東山楂 青皮 木通 荊芥穗 牛蒡子(炒)

    引加燈心,水煎服。

    清解散

    痘驚清解升葛蒡,荊防甘草桔連芩,蟬翹芎前楂通紫,表羌甦芷弱 參。

    【注】痘欲出而發驚搐者,皆由其毒不得快然宣發,而郁于經也。其現證則面赤心煩,口渴,手足抽搐,俱以清解散主之。或因風寒束于表者,其現證則無汗頭疼,身體疼痛,咳嗽噴涕,本方中加羌活、甦葉、白芷,以表發之。若兼形氣虛弱者,其現證則面色淺淡,身體微熱,四肢微溫,倦怠嗜臥,本方中加人參、黃 以托之。

    清解散

    防風 荊芥 牛蒡子(炒) 生甘草 升麻 葛根 桔梗 黃連 黃芩 蟬蛻 紫草茸 川芎 前胡 南山楂 木通 連翹(去心)

    引加生姜、燈心,水煎服。

    寬中透毒飲

    傷食寬中透毒飲,葛桔前青樸枳楂,麥蟬翹蒡連荊草,便秘大黃木通加。

    【注】痘欲出,發熱,有現證嘔吐、煩渴、大便酸臭,此兼傷食也,以寬中透毒飲主之。

    若更大便秘、小便赤澀、腹熱悶通者,此兼滯熱也,本方中加大黃、木通通利之。

    寬中透毒飲

    葛根 桔梗 前胡 青皮 濃樸(姜炒) 枳殼(麩炒) 南山楂 麥芽(炒) 蟬蛻 連翹(去心) 牛蒡子(炒研) 黃連 荊芥穗 甘草(炒)

    引加生姜、燈心,水煎服。


如果你對痘疹心法要訣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痘疹心法要訣》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