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子嗣類 辨古

類別︰子部 作者︰明 • 張景岳 書名︰婦人規

    種子之法,古人言之不少,而余謂其若未盡善者,蓋亦有疑而雲。然謹並列而辨之,亦以備達者之裁正。

    《廣嗣訣》雲︰“三十時辰兩日半,二十八九君須算,落紅滿地是佳期,金水過時從霍亂,霍亂之時枉費功,樹頭樹底覓殘紅。但解開花能結子,何愁丹桂不成叢。”按︰此言婦人經期方止,其時子宮正開,便是布種之時,過此佳期,則子宮閉而不受胎矣。然有十日半月及二十日之後受胎者,又何為其然也?又一哲婦曰︰若根據此說,則凡有不端者,但于後半月為之,自可無他慮矣。善哉言也!此言果可信否?

    《道藏經》曰︰“婦人月信止後,一日、三日、五日合者,干道成男;二日、四日、六日合者,坤道成女。”按︰此以單數屬陽故成男,偶數屬陰故成女,果若然,則誰不知之,得子何難也?總未必然。

    《諸氏遺書》雲︰“男女之合,二精交暢,若陰血先至,陽精後沖,血開裹精,精入為骨,而男形成矣;陽精先至,陰血後參,精開裹血,血入為本,而女形成矣。”按︰此一說,余初見之,甚若有味有理,及久察之,則大有不然。蓋相合之頃,豈堪動血?惟既結之後,則精以肇基,血以滋育,而胎漸成也。即或以血字改為精字,曰陰精先至,似無不可。然常見初笄女子,有一合而即孕者,彼于此時畏避無暇,何雲精泄?但其情動則氣至,氣至則陰闢,陰闢則吸受,吸受則無不成孕,此自然之正理也。若褚氏之說似穿鑿矣。

    東垣曰︰“經水斷後一、二日,血海始淨,精勝其血,感者成男;四、五日後,血脈已旺,精不勝血,感者成女。”按︰此說亦非確論。今見多生女者,每加功于月經初淨而必不免于女,豈亦其血勝而然乎?

    丹溪曰︰“陰陽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處,名曰子宮。一系在下,上有兩歧,中分為二,形如合缽,一達于左,一達于右,精勝其血,則陽為之主,受氣于左子宮而男形成;精不勝血,則陰為之主,受氣于右子宮而女形成。”按︰此乃與《聖濟經》 “左動成男,右動成女”之說同。第以子宮驗之,無不皆有兩瓣,故在男子亦有二丸。而子宮之義,諒亦如此,信非謬也。惟左受成男,右受成女之說,則成非事後,莫測其然。即復有左射、右射之法,第恐陰中闔闢,自有其機,即欲左未必左,欲右未必右,而陰陽相勝之理,則在天時、人事之間,似仍別有一道。雖知此說,終無益也。


如果你對婦人規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婦人規》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