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曰。經稱五髒六腑皆令人咳。原其至理。雖因寒邪之為患。當分內外所傷。難經雲。形寒飲冷則傷肺。肺主皮毛。自皮毛而入中者。謂之形寒。胃脈絡肺。食寒而為嗽者。謂之飲冷。水飲停積于胸膈。所以為痰。痰中有血者。乃心肺之相克也。肺屬金而主氣。心屬火而行血。以五髒而言之。心肺皆居膈上。以五行論之。金火應乎相制。故痰中有血者。此火克乎金。心勝乎肺。久而不已。亦變成勞。難經所謂七傳者死。亦此之類也。褚氏遺書雲。喉有竅。則咳血殺人。腸有竅。則便血羸人。便血猶可止。咳血不易醫。所以咳嗽有紅痰者。多成虛勞之疾也。
平肺湯。定喘治嗽。
五味子 紫菀(洗去土) 陳皮(去白) 甘草(炙) 杏仁(泡去皮尖) 半夏(湯浸七次) 紫甦子 桑白皮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四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
立驗丸。治肺熱而咳。上氣喘急。不得坐臥。身面浮腫。不下飲食。消腫下氣。止嗽。
葶藶(十分研炒為末) 貝母(三分) 杏仁(一兩半炒去皮尖) 赤茯苓 紫菀 五味子(各三分) 人參(一兩) 桑白皮(一兩炙)
上為細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二服。甚者夜一服。加至三十丸。棗湯下。腫盛者食後服。
止紅散。治心肺客熱。咳嗽吐血。
柴胡(去苗一兩) 胡黃連 宣連(各半兩)
上為末。入朱砂少許研和。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半盞。通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