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曰。黃膽之病。皆屬于脾。脾屬土而色黃。濕勝則土氣不流。瘀熱郁發。則真色見矣。大抵黃膽本得之于濕。濕熱相搏。身必發黃。若先有流熱。後有濕氣者。先治其熱。梔子柏皮湯。茵陳五苓散主之。或先感其濕。後加其熱者。先去其濕。五苓散。瓜蒂散主之。亦有因冷氣痞結于脾陰。濕郁而為黃。先瀉其痞。半夏瀉心湯。枳實理中湯主之。然後利其小便。若病患一身面目悉黃。四肢微腫。胸滿不得臥。汗出如黃柏汁者。此繇大汗出。猝入水中所致。謂之黃汗。宜苦酒湯。若非濕熱所郁。婦人面萎黃者。亡血之過也。宜服地黃散。滋陰養血丸。(方見第三十問)
苦酒湯。
黃 (五兩) 芍藥(三兩) 官桂(三兩)
上為 咀。每服五錢。水盞半。苦酒半盞。煎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地黃散。治婦人血少。氣多寒。面色青白。
地黃 干姜(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拘時。
茵陳五苓散。
豬苓(去皮) 茯苓 澤瀉 白術(各一兩) 官桂(去皮五錢)
上為細末。以茵陳一分。水一盞。煎七分。去滓調服。加鹽點妙。
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 秫米(各一兩)
上為細末。粥飲調下半錢。以吐為度。
柏皮湯
柏皮(三兩) 梔子(二兩) 甘草(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八分。去渣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