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淋證

類別︰子部 作者︰清 • 吳道源 書名︰女科切要

    經曰︰白者屬氣,赤者屬血。但有氣血之分,而無寒熱之辨。凡治此者,皆雲濕熱。然乎否乎?今之治白淋者,不分寒熱,多用芩連,亦一偏之見耳。婦人之疾,寒多熱少,故用養榮湯治白淋而效,以其有桂也。艾煎丸服一二料而即愈,亦此義也。總在臨證時審白而治之。至赤淋,則為熱證,不服熱藥,內補艾煎禁用,宜服八味加芩連,而香附尤不可少,此女科之聖藥也。張景岳論崩淋之證甚悉,已載在血崩一條。其雲治此病者,惟調其氣血,清其內熱最允。又血淋者,月水三五一至,積數月而止者是也。若腹痛,四烏湯,恐有瘀血,未可止也,去多不痛,善飲食者,八物湯加芩連。如飲食少進,用內補湯去參可也。或補中益氣加黃柏。凡治血淋,審其小腹痛與不痛,脾胃之實與不實,如小腹不痛,脾胃實也,可用八物湯加芩連。脾胃不實者禁用,宜補宮湯。大抵淋證,先以治脾為主。

    養榮湯(見白淫) 四烏湯(見血風) 八物湯(見經水過期)

    補中益氣湯

    黃 白術 人參 陳皮 歸身 升麻 柴胡 甘草


如果你對女科切要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女科切要》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