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小產

類別︰子部 作者︰清 • 吳道源 書名︰女科切要

    小產者,言非大產,在四五六月之間而墮者,所謂半產是也。若二三月,人像未全,還是血塊。苟有所傷而墮者,非曰墮胎,三者皆屬根蒂不固,沖任經虛,須分是火是寒治之。有火者清之,白術、黃芩之屬,而益以養血也。寒者溫之,膠艾、桂附之屬,而加六味。然桂附辛熱,尚宜酌用,切勿輕投,實者清之,虛者補之,尤當顧脾胃以生新血。蓋胃為水谷之海,脾為萬物之母,人身之有脾胃,猶萬物之有土也。有土乃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故培土而五行有相生之妙,扶脾胃而五髒有遞受之益,在孕婦永保無虞,何有墮胎小產之虞哉?

    宋遂真先生曰︰前哲雲,初受胎而即墮者,肝血虛也。胎以血為本,肝髒虛則生發之機困,如春初多冷,草木不芽可知也。治宜益肝血,胎斯固矣。二月墮者亦然。實者反是。三月墮者,心血虛也。胎以血為根本,心髒虛則長茂之氣消。如夏初天氣暴寒,而花果不實可知也。治宜養心補血,胎斯固矣。四月墮者亦然。五六七八月而墮者,責在氣血之並虛也。蓋氣為血之衛,血為氣之配,氣不能衛血則血無所統,血不能配氣則氣無所歸。兒在母腹中,所賴母之氣血充和耳,苟有所傷,安所賴乎?是以調氣先必養血,蓋血尤須補氣,養血而血不生,補血之源,腎水是也。補氣而氣不足,補氣之根,命門火也。故五六月間而有墮胎者,六味去丹皮加人參、麥冬、杜仲、續斷為要藥。寒痛者加附子少許,百無一失也。有胎亂動而不休者,胎熱也,不可用燥熱之劑。此外胎動者,或因沖任經虛,或因七情六欲,或因過服熱藥,須各審清病源而治之,如四五月間,心中昏悶,四肢沉重,不能移動,惡聞谷食,喜吞酸味,胎動不安,安胎飲主之,或紫甦飲加半夏、茯苓、枳殼。


如果你對女科切要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女科切要》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