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胎前 惡阻

類別︰子部 作者︰清•單南山 書名︰盤珠集胎產癥治

    惡心、頭眩、惡食、擇食是也。

    懷娠兩月,宜絕醫藥。妊娠一月,足厥陰脈養之;二月足少陽脈養之,多致惡心、頭眩、喜酸,俗為之病兒,非醫藥所治,治之則愈甚,待其自安可耳。

    懷娠一月,不須安胎。胎未成而嘔吐,母病也。若注意安胎,便用砂、芩之類,則反傷脾胃,故但當治其母病,則嘔逆自止,惟方藥有與病相合,而于胎不相宜者,當去之。

    中氣不運。孕當兩三月,因中氣多滯,不能運化,不思谷味,聞食即惡心,多阻,宜疏理脾胃,香砂六君子湯。(和三。)加烏梅亦可。

    稟受怯弱。氣血不足,轉致內郁,郁氣上沖于胃則嘔逆,血虛而心失所養則煩悶。宜調血散郁為主,參橘飲。(和一。)

    甚有虛弱之極,或作寒熱往來,倦怠不能自支,此肝腎不足也,須兼補足厥陰與足少陰經。

    胃有痰飲。血壅不行,則飲隨氣上,停滯肝經,故喜酸物,惟金能克木,宜以辛味勝之,砂仁、藿香,自不可少。

    半夏雖損胎,不妨權用,但不宜多耳。半夏茯苓湯可酌用之。(和二。)

    胃氣虛寒。宜溫補脾胃,以下其逆氣,六君子湯。(補一。)

    肝火沖胃。寅卯時覺少腹有氣上沖,此肝火挾沖脈之火上沖也,故心中煩憒熱悶,嘔逆不止。宜竹茹麥冬湯。(寒一。)

    氣郁傷肝。大怒後,肝氣挾胎氣上逆也,故胸滿眩暈而吐逆,宜疏肝,不宜補氣。抑青丸可治。(散一。)

    外傷風寒。嘔而頭暈,亦有兼風寒外襲者。宜于調氣之中,加紫甦以散之。虛則可投參甦二味。

    上實下虛。惡阻若兼腰痛,謹防胎墮。宜六君合四物去川芎,加川斷、杜仲以安之。切勿用升舉藥,愈升則上愈實而下愈虛,是促其墮矣。(補一、補七。)

    嘔吐不受藥。津液燥涸,少陰虛火上浮,厥陰郁火上達,少陽伏火上乘,是以嘔吐不能受藥也。速當救急以治其標,滋陰清燥湯。(寒一。)


如果你對盤珠集胎產癥治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盤珠集胎產癥治》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