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前素弱,產後又虧,胃難納谷,脾不健運。或因傷食而停滯,或因血虛而便閉,誤進消耗等藥,胃氣益損,滿悶益增,氣不升降,滋熱助積,郁積之久,遂成膨脹。治當審其誤用何物,如誤用耗氣藥,宜益氣湯。誤用消導藥,宜健脾湯。誤用攻下藥,宜養生化滯湯。
益氣湯
人參 白術 當歸(各三錢) 川芎 白芍(各八分) 茯苓(一錢五分) 陳皮 濃樸(各四分) 甦梗炙草(各五分) 腹皮(六分) 木香(二分) 磨蘿卜子(三分) 木通(五分)
健脾湯
人參 白術 當歸 茯苓 白芍 神曲(各一錢)川芎(七分) 陳皮(四分) 炙草 砂仁(各五分)腹皮(五分)
傷食,加麥芽五分。傷冷物,腹大痛,加吳茱萸一錢。
養生化滯湯
川芎(二錢) 當歸(四錢) 人參(一錢五分,脹甚者,減半) 白芍 茯苓(各一錢) 白術(二錢,脹甚倍用) 桃仁(十粒) 腹皮(四分) 蓯蓉(酒洗,一錢五分)
如塊痛,即將本湯送三消丸一錢。方附後。病劇者,須服至數十帖。
按︰產後脹癥最為難治。如服前方不效,非大劑金匱腎氣湯不能去其病。若慮方內熟地之滯,則用姜汁、砂仁拌炒,桂、附更當重用。再加川椒目、蒲種殼、冬瓜子,以利水化氣。或加浮萍為引,以開鬼門,多服益善。俟脹消後,則用六君子、八珍等湯調理,可以撤消去根。此經驗已多,故附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