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諸汗門

類別︰子部 作者︰清 • 李子毅 書名︰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汗者心之所藏,在內為血,在外為汗。

    小兒氣血嫩弱,膚腠未密,若厚衣太暖,燻蒸髒腑。髒腑生熱,熱搏于心,故液不能自藏。而額汗出也。額屬心木位(23),宜收斂心氣,團參湯主之,此虛汗也。

    如大病後,氣血尚弱。液溢自汗,或潮熱,或寒熱,發過之後,身涼自汗,日久令人黃瘦,失治,則變為骨蒸疳癆,黃?固真湯主之。

    如睡中汗出。不睡則無汗,乃睡濃也。醒覺則止,而不復出汗,亦是心虛,此盜汗也。宜斂心氣,團參湯主之。

    如睡中遍身汗出,醒覺時久不干,此積癥盜汗、脾冷所致,益黃散主之。

    如病困,睡中身體汗流,此因陽虛所致,黃?固真湯主之。

    如脾虛泄瀉,自汗後遍身冷,又汗出有時,遇泄則無,未泄則有,此為大虛證,急當補脾,宜理中湯加熟附子,待泄止,又以黃?固真湯主之。

    凡自汗,上至胸,下至臍,此胃氣虛也,當補胃,四君子湯加黃?治之。

    如肺虛自汗,其癥右臉色胱白,脈按之無力,蓋因久咳嗽連聲不已,以致肺氣上壅,故令汗出。以四君子湯加麥冬,此益母救子之義也。

    如慢驚自汗,遍身俱有,其冷如冰,此危癥也,大補湯加熟附子一片治之。

    如傷風作熱自汗著,宜救表解肌,以柴葛解肌湯主之。

    如無時冷汗出,發根如頭珠,面顏上減減然,此為驚風,宜抱龍丸、四君子湯,加麻黃根治之。

    凡小兒自汗,上至頭,下至項,謂之六陽虛汗,不須治之自愈。

    凡小兒傷寒汗出,至頸而止者,此欲發黃,茵陳湯主之。

    凡諸汗癥,服前藥不止者,俱加牡蠣、蛤粉,或止汗散調之。如有實熱在內,煩躁汗出不止,三黃丸下之。

    (23) 心木位︰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梓版為"心本位"。

    團參湯

    人參、當歸各三錢,雄豬心一個切三片,每藥二錢,豬心一片,井水盅半,煎一鐘,食前溫服。

    黃?固真湯

    黃?、人參、白術、甘草(炙)、當歸,麥冬、水煎服。

    益黃散

    陳皮一兩,青皮、訶子肉,粉草(炙)各五錢。丁香二錢,共為末,每服二錢,未周歲者,只服五分,水煎。

    如感寒吐泄,加姜棗。

    大補湯

    當歸、人參、黃?、白芍、生地、甘草(炙)、白術、白茯苓、川芎(加附子去苓芎),浮小麥一撮為引,水煎服。

    止汗散

    以敗蒲扇燒灰,燈心湯調下,或酒調亦可。


如果你對萬氏秘傳片玉心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萬氏秘傳片玉心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