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牙齒門

類別︰子部 作者︰清 • 李子毅 書名︰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上片牙屬胃,下片牙屬大腸,齒屬腎。

    凡齒生遲者,腎氣不足也。蓋腎主骨,齒者骨之余。腎不足則髓虧,髓虧則不能充乎齒,所以齒生遲也。以地黃丸治之。

    上下齒床(39)腫者,此陽明實熱也。涼膈散以酒蒸大黃為君,加知母、石膏、升麻為佐,頻頻含咽。

    重齦者,腎髒積熱。附齦腫痛,謂之重齦。以針刺去其血,用鹽湯洗淨,黃柏末敷之。

    小兒多食肉,牙齒臭息不可近者,此陽明有熱也。內服神效丸,外用姜汁荊瀝含咽。

    牙疳者,狀如狐惑,初作臭氣,次則牙齒黑,甚則齦肉爛而出血,名日宣露。此由腎熱, 氣奔上焦。故以走馬為喻,當速治之。若上下唇破鼻穿,牙齒落者,此名崩砂。氣哨痰潮,飲食減少,則不可治。當內服黃柏丸,外用如聖散敷之。

    咬牙者,風熱也。由陽明、大腸二經積熱,熱則生風,故令相擊而作聲,必于夢中者,蓋動則風散于表,靜則風歸于里也。

    宣風散主之。

    上唇生瘡,蟲食其髒,曰惑。下唇生瘡,蟲食其肛,曰狐。

    出傷寒指掌之言。狐感者,取其進退猶豫之義。

    咬牙,惟痘疹中有此者為危,余無大害。亦有因病戰栗,鼓頷而斗牙者,治其病則自止矣。

    牙齒落而不再生者,由于舌舐之故,其肉頑厚,用針刺出血,以鼠骨散擦之,即生。

    文蛤散治牙疳。

    雄黃、枯礬各五分,五倍子二錢,蠶退紙 (燒灰存性)一錢,共為末,先以米泔水洗淨,以藥搽上,一日三、四次,以愈為度。

    (39) 齒床︰原書注︰牙齦謂之牙床。齒床即牙床也。

    蠶退紙散

    治牙疳。

    蠶退紙(燒灰)五分,人中白(燒過)五分,紅褐片(燒灰)五分,白砒(棗肉包燒煙盡,取用)一分,共為末,搽之。

    神效丸

    蘭香葉、當歸、藿香葉、木香各一錢,升麻二錢,生地(酒洗)、甘草各二錢,黃連(酒炒)、砂仁各五錢,共為末,湯浸蒸餅為丸,白湯送下。

    黃柏丸

    黃柏(半生半炒)為末,煉蜜丸,白湯送下。

    如聖散

    用婦人尿桶中白垢,刮取鍛盡煙一錢,銅綠二分,麝香半分,共為末,以臘茶浸米泔水洗淨血後,搽此藥。

    宣風散檳榔二個,陳皮、甘草各兩半,牽牛(半生半炒),共為末,蜜水調,食前服。

    鼠骨散

    用雄鼠一只,爛盡肉,取骨研末,加麝香少許,擦上, 用姜湯漱口。

    西江 月上下牙齦黑爛,齦宣息露堪嗟,敗唇穿鼻落齒牙,迅速呼為走馬。肉壞咽喉可畏,啼聲漸變啞嘎, 又名狐惑兆非佳, 治回瘡無價(40)。

    (40) 治回瘡無價︰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散用如聖無價"。


如果你對萬氏秘傳片玉心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萬氏秘傳片玉心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