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寒熱論

類別︰子部 作者︰不詳 書名︰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小兒寒熱者。由風邪外客于腠理。痰飲內漬于髒腑。致血氣不足。陰陽更勝而所作也。陽勝則發熱。陰勝則發寒。陰陽交爭。邪正相干。則寒熱往來。時發時止。然此證與瘧相似。而發寒不致戰栗。發熱不致悶亂。所以異也。今敘方于後。

    人參前胡散

    治寒熱往來。人參(去蘆) 柴胡(去苗各一兩) 前胡(去蘆一兩) 桔梗(去蘆) 半夏(湯洗七次焙干) 地骨皮(去骨) 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一錢。水一盞。入生姜二片。煎至半盞。去滓服。無時。

    秦艽湯

    秦艽(去蘆一兩) 鱉甲(一兩酥炙黃去裙 )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竹茹(一分) 麻黃(去根節半兩) 甘草(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入蔥白二寸。煎至五分。去滓溫服。無時。

    又方 治如前。及治赤氣中人。以豬後蹄燒灰研末。以乳汁調服一錢。治中熱亦佳。

    香甲散

    治寒熱肌瘦。木香(一兩) 鱉甲(一兩酥炙黃去裙 ) 川大黃(半兩銼微炒) 當歸(去蘆洗淨焙半兩) 檳榔(三個) 陳皮(湯浸去白焙秤半兩) 柴胡(去苗半兩) 知母(半兩) 甘草(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生姜二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無時。

    二姜丸

    治痹疾。發寒熱似瘧。干姜良姜各等分。細銼。同炒黃。為細末。 餅和丸綠豆大。每服三五丸。煎楊柳枝湯送下。空心服。亦治瘧。

    冬瓜汁

    治生下至五月以里。乍寒乍熱。往來無時。以冬瓜炮熟。絞汁與服。或銼柳枝。煮汁浴兒。


如果你對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