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熱內熱辨

類別︰子部 作者︰明•佚名 書名︰幼科概論

    外熱與內熱不同。外熱者,身終日發熱,或拘束肢冷,有青涕咳嗽,頭痛鼻塞之象,內則脈浮而不渴,此外解之癥也。不可用涼藥,宜荊防散表之,得汗自愈。內熱者,如夜熱潮熱,晝輕夜重,病最纏綿,或口渴,或腹脹,或盜汗,其癥有因傷食停痞,伏燥伏火,陰虛陽虛等異,宜分別而治,此內解之癥也,不可用表藥。傷食者,保和丸加地骨皮消之;停痞者,和中丸加鱉甲、牡蠣消之;伏燥者,貝母栝樓散潤之,伏火者,黃芩芍藥湯加山梔、丹皮等清之;陰虛者,蒿皮四物湯退之;陽虛者,四君子湯養之。此等熱必傷陰,口漸削瘦,成為疳癆,慎之。


如果你對幼科概論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幼科概論》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