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辨脾實熱虛熱

類別︰子部 作者︰清•夏禹鑄 書名︰幼科鐵鏡

    脾實熱,鼻必紅燥,唇必紅燥而裂,牙之里旁必掀腫而紅紫,大便色必深黃,或身熱不食,或精神疲倦,或熱吐、熱瀉,治用伏龍肝五錢,熟石膏一錢,服之自愈。脾虛本無熱,所以熱者虛使然耳,初由脾虛而復傷飲食,其候身微熱,鼻微紅而微汗,口雖渴而唇必慘白,口氣必微弱。以手按之而不蒸手,或食而不化,或見食而不喜食,或瀉,或吐,此皆虛熱之癥也。治宜補脾為主,用六君子湯加藿香。有脾虛腹腫,或因傷食而起,以指彈之如鼓聲,以手捺之如綿軟,切不可用通藥,宜用六君子湯加濃樸,或腳腫加大腹皮。如腹腫彈之不響,捺之鐵硬,上有青筋,作肚大青筋論。四肢俱腫,作腫脹論。如脾虛腹腫,一用通藥,十有十死,連用六君子湯十劑自消。


如果你對幼科鐵鏡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幼科鐵鏡》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