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脫肛

類別︰子部 作者︰明•秦景明 書名︰幼科折衷

    【總括】肛門露出久難收,再感風傷事可憂;況是先傳脾胃弱,更詳冷熱易為瘳。

    夫肺與大腸相為表里,肛者,大腸之魄門是也。

    巢氏曰︰實熱則為大便閉結,虛寒則肛門脫出。有因痢久,里急後重,努力肛開,為外風所吹。或伏暑作瀉,腸滑不禁。或稟賦怯弱,易于感冷,亦令大腸虛脫。凡小兒所患瀉病,皆因暑濕風熱,乘脾胃虛而得。蓋風屬木,肝木勝則制土,土主脾胃,虛而受制。又濕喜傷脾,因虛受濕,不能分別清濁,水谷交雜則為洞瀉。洞瀉既久,大腸亦虛。大腸乃手陽明燥金,土虛不能生金,金氣既虛則傳送之道亦虛。或又為風冷所襲,致肛門脫而不收。法當補脾溫胃,宜補中益氣湯倍加木香、白芍、粟殼、砂仁、地榆之類,外用伏龍肝敷之及蓖麻膏貼囟門使引上,令其自收,如收盡仍以水洗去其膏。及有濕熱積滯于大腸,未經疏蕩亦成此疾,宜芍藥湯少加大黃以瀉其積滯之氣,痢止而肛不復脫矣,外宜蟠龍散敷之。大凡手足指熱者屬熱,指寒者屬虛,亦是一看法。

    久痢不止,將核桃殼燒灰存性為末,看大小,酒服之。或用山楂為末,紅者白糖拌,白者紅糖拌亦妙。

    大抵治痢疾,一二日元氣未虛,治宜疏通積滯,此通因通用之法。三四日後不可疏通,恐元氣虛也,當清熱解毒、調養脾胃為主。

    【附方】

    補中益氣湯 白術 當歸 人參 陳皮 柴胡 升麻 黃 甘草

    伏龍肝(治陰癥) 伏龍肝(一兩) 鱉頭骨(一錢半) 百藥煎(二錢)

    共焙為末,用一錢至三錢,煎紫甦湯待溫洗,和清油調敷患處,先用荊芥、生蔥、五倍子末,煎水候溫浴之,輕與擦干,然後敷藥。

    芍藥湯 白芍 澤瀉 薄桂 甘草

    蟠龍散 干地龍(蟠如錢樣者佳,一兩) 風化樸硝(二錢)

    淨方 香附 荊芥 皂角 煎水淨。

    又方 五倍末 樸硝 大腹皮 煎水淨,以赤石脂末之摻芭蕉葉,托上亦好。


如果你對幼科折衷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幼科折衷》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