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五軟五硬證治

類別︰子部 作者︰清•陳復正 書名︰幼幼集成

    小兒生後,有五軟五硬之證,乃胎元怯弱,稟受先天陽氣不足,不耐寒暑,少為六淫所犯,便爾五軟見焉。

    五軟者,頭項軟、身體軟、口軟、肌肉軟、手足軟,是為五軟。然頭項軟肝腎病也,肝主筋,腎主骨,肝腎不足,故頭項軟而無力;手足軟脾胃病也,脾主四肢,脾胃不足,故手軟而懶于握,足軟而慵于步也;身體軟,陽衰髓怯,遍身羸弱,而不能強立;口軟者,虛舌退場門而懶于言;肌肉軟者,肉少皮寬,肌體虛 之象也。總之,本于先天不足,宜地黃丸以補肝腎。而更所重者在胃,蓋胃為五髒六腑之化源,宜補中益氣,升舉其脾氣。倘得脾胃一旺,則髒氣有所稟,諸軟之證,其庶幾矣。

    五硬者,手硬,腳硬、腰硬、肉硬、頸硬也。仰頭取氣,難以動搖,氣壅疼痛,連于胸膈,手心腳心,冰冷而硬,此陽氣不榮四末也,為獨陰無陽,難治。若肚筋青急,乃木乘土位,俱宜六君子湯加姜、桂、升麻、柴胡,以補脾平肝;若面青而小腹硬者,不治。

    【入方】

    六味地黃丸 方見卷一胎疾門。此加鹿茸、上桂。

    補中益氣湯 方見卷一保產門。

    六君子湯 方見卷二類搐門。此加干姜、上桂、升麻、柴胡。


如果你對幼幼集成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幼幼集成》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