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吐利並作下滯里急後重脫肛第七十一

類別︰子部 作者︰清•謝玉瓊恩 書名︰麻科活人全書

    發熱之時吐利並。任他吐利不須驚。胞胎蓄毒從斯解。腸胃停污自此清。

    發熱蒸蒸吐利並。或時滯下作腸鳴。火邪內迫宜清解。法向時行麻癥尋。

    自利甚時多更改。里急後重癥隨生。須為通利泄其毒。若犯澀劑病更增。

    麻癥脫肛何所因。火邪內迫後重成。升提清熱是神手。若作氣虛定傷人。

    久瀉脫肛氣血虛。治法不可一例拘。養血升提成妙用。破滯用下更增危。

    麻本胎毒。發熱之時。吐利並作。毒火因之而解。此為美候。如吐利並作。或時下滯。或作腸鳴。亦是火邪內迫而然。純是熱候。不可作寒而治。治法總宜清解。根據麻科憑癥施治。庶保無虞。

    如上焦火甚者則吐。下焦火甚者則瀉。中焦火甚者則吐瀉並作。(朱曰 此三句。抉出吐瀉之因。)自利甚者。則必見里急後重、而為滯下矣。如見里急後重之癥。而病者不耐。猛力下氣催便。

    而脫肛之癥。又勢所必致也。如麻發熱之時。吐多者。以竹茹石膏湯、去半夏、加柿蒂主之。自利甚者。以秘本豬苓湯、去升麻、甘草分利之。發熱時、吐利並作者。以三苓散(見三十七條)加竹茹、柿蒂、滑石主之。(朱曰 柿蒂斂內蘊之熱。既有竹茹、石膏以清熱。更加柿蒂以斂之。止吐自速。)下滯以加味黃芩湯。去白芍藥、甘草。加枳實、連翹、牛蒡子、青皮以治之。麻收後、熱毒未曾解盡。有下積滯者。當以連石茱萸丸。去升麻、干葛、甘草、白芍藥。加枳殼、山楂肉、麥芽、青皮治之。但方中茱、萸。若非陰寒膈寒而挾有熱者。亦須除去。愚按下積滯之癥。非僅麻收後有之。

    即將出正出之時。亦常有見者。愚謂不拘先後。但麻見有下積者。則當以清熱導滯湯(見七十二條)去白芍藥、濃樸、甘草、當歸、淡竹葉。加山楂肉、麥芽治之。更為妥當。自利甚、而變為里急後重者。以黃連解毒湯(見三十五條)加連翹、牛蒡子、青皮治之。若小便短少者。更加木通、滑石治之。如里急甚者。則當加半生半炒黑白丑牛以利之。或以銅壁山人黃芩湯。去人參、赤芍、甘草。加連翹、牛蒡子、丑牛以利之。或以加味黃芩湯。去白芍、甘草。加枳實、木通、連翹、牛蒡子、丑牛以利之。若夫脫肛之癥。多見于將收已收之後。而治法有不可一例者。若因毒火內迫。

    大腸枯澀。肺金受傷。不能傳送。致成里急後重之癥。而病者難忍不耐、用力送氣催便、以冀稍松。適肛脫出。不可認作氣虛施治。治法總宜清熱解毒。導利行滯。瀉火清金。兼用升提之品。以加味導赤散。去薄荷、淡竹葉。加當歸尾潤腸胃、破惡血、而養心血。牛蒡子以消毒。枯黃芩瀉肺火、以涼肺血。枳殼以破氣滯。滑石通利六腑九竅、以蕩熱散濕。上五味。各八分。丑牛四五分。以除壅滯。丹皮四五分。以開陷伏之邪、使之外散。升麻五六分。以升散大腸、胃、膽、三焦之火熱。

    如兼有潮熱者。加鮮地骨皮二三錢治之。若因久瀉而脫肛者。亦以加味導赤散。去薄荷、竹葉。加當歸身錢許。川芎錢許。升麻六七分。以養血理氣。升散大腸、胃、膽、三焦之火熱。而枳殼、丑牛。

    又不宜概用矣。

    朱曰 麻證脫肛與氣虛脫肛不同。所示清熱解毒諸法。允為合拍。

    竹茹石膏湯

    竹茹 石膏 黃芩 陳皮 半夏 水煎服。

    秘本豬苓湯 治泄。

    豬苓 澤瀉 滑石 赤茯苓 黃連 升麻 甘草 燈心引。水煎服。並治病患用力催便脫肛。

    加味黃芩湯

    黃連 黃芩(各一錢五分) 滑石 白芍(各三錢) 甘草(七分) 水煎服。血痢。加地榆皮二錢。

    連石茱萸丸

    黃連(酒炒) 滑石(飛過各一兩) 黃芩 干葛 白芍(各八分) 茱萸(一兩) 升麻(七分)甘草(四分) 為末。以山藥研粉、作糊合丸。梧子大。食遠。用白湯送下三五錢。

    銅壁山人黃芩湯 治里急後重。

    黃芩 黃連 生地黃 木通 枳殼 當歸尾 赤芍藥 人參 甘草 三劑。水煎服。初劑。加大黃微利之。

    加味導赤散

    生地黃(酒洗一錢五分) 川木通 川元參(各五分) 連翹(六分) 川黃連(六分) 薄荷葉(四分) 淡竹葉(七分) 燈心引。水煎服。


如果你對麻科活人全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麻科活人全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