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麻後生瘡麻後遍身瘙癢第一百零七

類別︰子部 作者︰清•謝玉瓊恩 書名︰麻科活人全書

    浴早水氣泊腠里。干疥濕瘡由斯起。莫道小疾難為患。只愁終身瘡不已。

    不知避忌見風早。遍身瘙癢如蟻蚤。此癥不因浴早致。消風疏解癢如掃。

    瘡疥之生。多見于麻收之後。皆緣生水洗浴大早。水氣流泊肌腠而發。是以麻後洗浴。必須過一月之後者。慮其生瘡也。如遇此癥。即以防風、荊芥、艾葉煎湯洗之。或用苦參四兩、石菖蒲二兩煎水。臨洗時。加入豬膽汁二三個于水內洗之。或縛牆楓艾葉、楓樹葉、柑子葉、紅浮萍、煎水洗之。勿用生水洗。亦不用治瘡方藥燻洗。恐致閉毒入里。變生他患。為害非小。然不早治。必致每歲對出麻之月而發。雖雲小疾。亦須慎之。如麻後生瘡不已。此乃余熱未盡所致。宜以連翹生地黃湯或生地化毒煎及胡麻丸。加何首烏、刺蒺藜、白芷、薄荷之類。煎服治之。或用苦參湯治之。如麻後余毒未潰。變生癰疽瘡癤者。以解毒湯加防風、荊芥、牛蒡子治之。或用陳氏苦參丸、荊防敗毒散(見第二條)去人參。加連翹、金銀花治之。若瘡如癩者。以胡麻散主之。如膿水淋灕。

    以羌活當歸散主之。若麻收之後。遍身瘙癢者。又非浴早之比。乃見風太早所致。以消風散疏解之。其癥即愈。如皮膚瘙癢不能忍者。以二味消風散治之。

    連翹生地黃湯 治麻毒未盡。生瘡不已。

    連翹 生地黃 金銀花 元參 黃連 荊芥穗 木通 胡麻仁 甘草 水煎服。

    生地化毒湯

    生地黃 金銀花 白蒺藜(炒去刺) 連翹 元參 胡麻仁白附子(烏豆水煮透) 何首烏(烏豆水煮、俟干)威靈仙 黃連 木通 薄荷葉 荊芥穗 甘草梢 干紅浮萍為引。水煎服。

    胡麻丸 治風熱癮疹。及疹後瘙癢生瘡。日久不愈。

    胡麻仁(四錢) 防風 威靈仙 苦參(各一錢) 石菖蒲(一錢) 獨活(一錢) 白附子(烏豆水煮一錢) 甘草(五分) 為末。米糊合丸。白湯下。

    苦參湯

    苦參 大楓子(去殼) 荊芥 防風 白芷 獨活 何首烏(烏豆水煮干)白附子(烏豆水煮干) 威靈仙 胡麻仁 北全蠍(糯米炒) 僵蠶(姜汁蒸) 白蒺藜(炒去刺) 牛蒡子(炒) 姜引。(一方無獨活、又一方有甘草。)

    解毒湯 治一切熱毒腫。或風熱瘙癢。

    黃連 金銀花 連翹 水煎服。

    陳氏苦參丸 治遍身瘙癢。癬疥癰瘡。

    苦參(四兩) 元參 黃連 大黃 獨活 枳殼 防風(各二兩) 黃芩 梔仁 白菊花(各一兩)為末。蜜丸。桐子大。食後。或茶。或酒。送下三四十丸。日三服。

    胡麻散 治風熱癮疹瘙癢。並治癩。

    胡麻仁(一兩) 苦參 荊芥 何首烏(各八分) 防風 威靈仙 石菖蒲 牛蒡子(炒) 白菊花蔓荊子 白蒺藜(各六錢) 為末。食後薄荷葉煎湯下。或以茶下亦可。

    羌活當歸散 治癮疹瘙癢。膿水淋灕。

    羌活 當歸 川芎 升麻 防風 白芷 荊芥 連翹 牛蒡子 黃連(酒炒) 黃芩(酒炒) 甘草以酒總拌曬干。酒煎服。或以水煎。用酒對服。

    消風散 治風熱咳嗽。通身疥瘰。小兒痘疹余熱。頑麻癮疹。

    川芎 羌活 防風 荊芥穗 藿香葉 人參 赤茯苓 僵蠶(各一錢) 陳皮 濃樸(姜汁炒)炙甘草(各五分) 蟬蛻(一錢)

    一方無藿香。有薄荷。水煎服。如久病頭風目翳。日三服。此方妙用全在濃樸、人參。當知肌表之疾。

    無不由胃而發。故用濃樸清理其內。即以人參助諸風藥消解風熱于外。則羌活、防風、荊芥輩。方始得力耳。

    二味消風散 治皮膚瘙癢不可忍。

    薄荷葉 北蟬蛻(去頭足土炒) 為末。食遠酒下。


如果你對麻科活人全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麻科活人全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