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虛損門 盜汗自汗

類別︰子部 作者︰明•戴思恭 書名︰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眠熟而汗出者。曰盜汗。又名一寢汗。不分坐臥而汗者。曰自汗。傷風傷暑。傷寒傷濕痰嗽等自汗。各載本門。其無病而常自汗出。與病後多汗。皆屬表虛。胃氣不固。榮血漏泄。宜黃 建中湯。加浮麥少許。煎黃 六一湯或玉屏風散。或身溫如常而汗出冷者。或身體冷而汗亦冷。別無他病。並屬本證。

    有痰證冷汗自出者。宜七氣湯。此方已載二百四十九腎逆散之下。有氣不順而自汗不止須理氣。使榮衛調和。小建中湯加木香。

    有病後多汗。服正元飲諸重補劑不愈。惟八珍散宜之。有別處無汗。獨心孔一片有汗。思慮多則汗亦多。病在用心。宜養心血。只宜一條用藥。仍以艾湯調茯苓末服之。名曰心汗。青桑第二葉焙干研末。空心米飲湯調下。最治盜汗。

    若陰汗惟密陀僧和蛇床子研末。撲之立止。

    若服藥汗仍出者。小建中湯加熟附子一錢。不去皮。或正元飲。仍以溫粉撲之。大汗不止。宜于諸藥入 牡蠣粉一分。並吞朱砂丹。或茸朱丹。

    常自汗出。經年累月者。多用黑錫丹。久病及大病新愈汗出者。亦可用此。若不宜熱補須交濟其陰陽。自愈。當以靈砂丹主之。凡此皆非為他病而止病于汗者設。非謂有兼病者也。若服諸藥。欲止汗固表里。並無效驗。藥愈熱而汗愈不收。可只理心血。蓋汗乃心之液。

    心無所養。不能攝血。故溢而為汗。宜用大黃 湯。加炒酸棗仁半錢。有微熱者。更加炒石斛半錢。兼下靈砂丹。

    汗出如膠之粘。如珠之凝。及淋灕如雨。揩拭不逮者。難治。漏風頗汗。出諸中門中風證。

    應汗多而發虛熱者。不當泥于熱。宜用收斂之劑。汗出而有邪熱者。其人若不渴。小柴胡湯加桂枝半錢最良。

    治心虛多汗不睡。 豬心一個。破開帶血。用人參二兩。當歸二兩。裝入心中煮熟。去二味藥。只吃豬心。不滿三四日。其病即愈。


如果你對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