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小府秘

類別︰子部 作者︰宋•史堪 書名︰史載之方

    小府之秘,其狀難識,有淋、有癃、有澀、或疼、不疼、肝心之氣,盛實而熱,小腸氣虛,熱氣流入膀胱,遂成小府赤澀之病,其脈數而輕弦,尺澤弦而長,又微緊,或心脈長,皆主此病,宜用此方。

    茯苓(半兩) 麥門冬(去心) 芍藥 前胡

    荊芥(三銖)

    上為細末,食後,以水一盞,蔥白一支,同煎三錢匕,和滓服。

    又方,宜服此五苓散。

    肝經之熱,小府赤痛,六脈弦急而長,又發寒栗,宜用蔓荊湯方。

    蔓荊子 羌活 獨活 麻黃

    上等分,前法煎,食後服。

    濕氣寒氣之勝,同犯于心,心氣上行,不得小便,小府不快,宜服削術草豆蔻散,又服此大芎湯。

    大芎(一兩) 蓬莪術(半兩) 木香(四錢) 茯苓(半兩)

    上為細末,空心,水一盞,入鹽少許,同煎三錢匕,和滓服。

    元氣虛弱,腎氣不足,膀胱氣虛,沖任脈虛,丈夫 疝。婦人 閉,宜服此方,其脈,六脈皆動,細數而輕弦,腎脈小擊而沉,膀胱澀而短。

    五味子(一兩) 血茸 萆 牛膝 芎 (各半兩) 干熟地黃(一兩) 蓬莪術 青鹽(各一分)

    上青鹽一味,自為細末,余七味為細末,蒸餅,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清湯下五七十丸。


如果你對史載之方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史載之方》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