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診腹望法提綱

類別︰子部 作者︰清•汪宏 書名︰望診遵經

    嘗觀銅人內景諸圖。臍在腹中。胃居臍上。腸居臍下。其中行直行者。任脈也。次于任脈者。足少陰。次于少陰者。足陽明。陽明之旁。足厥陰也。厥陰之旁。足太陰也。若少陽則行于側。太陽則行于背矣。然其分屬髒腑者。又與脈行異。如胸膈之上。心肺之部也。脅肋之間。肝膽之部也。臍上屬胃。臍下屬腸。大腹屬太陰。臍腹屬少陰。少腹屬厥陰。沖任在于中央。腎部主乎季脅。以及左脅屬肝。右 屬脾。皆診家所宜究心者。由是而觀。則上下左右不同。前後中外亦異。按其經絡。分其部位。而病癥之殊。治療之辨。亦有確可憑者。如腹大支滿。或上肢兩脅者。屬胃。脅下脹痛。善太息。口苦者。屬膽。腹氣滿。少腹尤堅者。屬三焦。少腹偏腫而痛者。屬膀胱。少腹 脹。引腰而痛者。屬小腸。腸鳴而痛。飧泄不化者。屬大腸。 脹經溲不利者。為脾。喘而兩滿者。為肺。腹滿引腰背者。為腎。脅下滿而痛。引小腹者。為肝。小腹滿大。上走胃至心者。足厥陰。腹滿大便不利。上走胸嗌者。足少陰。厥而腹滿。響響然者。足太陰。是皆部位上下之分。髒腑經絡之辨也。析而言之。髒病為積。腑病為聚。積終不移。聚則轉移。居臍上為逆。居臍下為從。皮濃色蒼者。皆屬氣。皮薄色澤者。皆屬水。腫起者。為實。陷下者。為虛。腹腫脹者。病氣有余。腹消減者。形氣不足。腹滿按之痛者。為實。按之不痛者。為虛。腹滿時減。復如故者。為寒。腹滿不減。且燥實者。為熱。新積痛可移者。易已。積不痛不可移者。難已。腹脹心窩未滿者。可治。心窩已滿者。不可治。缺盆未平者。可治。缺盆已平者。不可治。筋未青。漲高起者。可治。筋已青。漲高起者。不可治。從上腫下者。屬氣。其邪在外。從下腫上者。屬水。其邪在內。男從身上腫下。女從身下腫上者。易治。男從身下腫上。女從身上腫下者。難治。先起于腹。而後散于四肢者。可治。先起于四肢。而後歸于腹者。難治。旋消旋減者。正勝邪。為可治。旋消旋起者。正不勝邪。為不可治。石水起臍以下至小腹。 然。上至胃脕者。死不治。久病腹皮甲錯。著于背而成深凹者。腸胃干癟。亦死不治。是皆診腹之要也。至若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變。為膚脹。隨手而起。如囊裹水之狀。為水脹。腫聚往來上下。為蛔脹。彈之而聲空者。是氣。彈之而聲實者。是水。婦人腹皮寬大者。子多。緊急者。子少。妊娠腹形如箕者。是男。腹形如釜者。是女。男胎腹硬。女胎腹軟。如覆杯者則男。如肘頭參差起者。則女。冷者為死。溫者為生。若是雙軀。令人摸之。冷在何面。則知死在何處。凡諸診候。能參合而行之。皆確有可憑者焉。


如果你對望診遵經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望診遵經》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