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診足望法提綱

類別︰子部 作者︰清•汪宏 書名︰望診遵經

    嘗考內經。陽氣起于足五趾之表。陰氣起于足五趾之里。足之三陽。從頭至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陽行于外。陰行于內。陽則自上而下。陰則自下而上。析而言之。左為陽。右為陰。上為陽。下為陰。足之在外者為陽。在內者為陰。自臀至膝。曰髀。自膝至踝。曰脛。踝下謂之跗。跗前謂之趾。其大趾。則少陽、陽明、厥陰、太陰之所行。其次趾、中趾。則陽明之所行。其次于小趾之次趾。則少陽之所行。其小趾。則太陽。少陰之所行。此皆經絡之辨。部位之分也。望之之法。可弗深究其形容哉。以形言。則形盛為有余。形瘦為不足。脛腫跗腫者。水氣之實。脛枯腳小者。脾胃之虛。脛有大小者。腎壅偏枯。股無生肉者。脾虛氣竭。足下平滿者。傷腎之絕征。腳底先穿者。癘風之敗證。十指墮落者。筋死。十趾不用者。經病。兩腿消瘦。曰腎消。獨膝腫大。曰鶴膝。足腫至踝。曰陽虛氣結。腳腫上脛。曰腳氣逆沖。身體羸瘦。獨足腫大者。營衛俱微。足趺壅腫。兩膝如斗者。胃氣欲絕。此皆以形言也。以容言。則屈者為陰。伸者為陽。強者邪氣實。痿者形氣虛。拘急者。寒邪。縱緩者。熱疾。螈 者。筋脈相引。振掉者。血氣俱虛。屈伸不能者。筋將憊。屈伸不利者。腎已虧。屈而不伸者。病在筋。伸而不屈者。病在骨。陰緩而陽急者。陽蹺病。陽緩而陰急者。陰蹺病。跌蹶能前不能卻者。太陽經之傷。跛或左而或右者。風寒濕之病。轉筋者。寒邪在筋。掣節者。寒邪在節。足縱而不任地者。大經空虛。足搖而不任身者。骨髓枯減。足不收者。脾氣虛。足不舉者。脾氣實。揚手擲足者。煩燥。逾垣上屋者。怒狂。筋緩不能行者。肝勞。棄衣而狂走者。胃實。立不能坐。坐不能起者。陰陽交合。陰陽俱病也。此皆以容言也。合形容而視之。審經絡而辨之。驗其足之寒溫。切其脈之動靜。參以四診。究其三因。而病癥之變。標本之殊。亦可知其大略矣。


如果你對望診遵經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望診遵經》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