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行止動靜提綱

類別︰子部 作者︰清•汪宏 書名︰望診遵經

    人身一太極也。太極一陰陽也。診法之分動靜。猶太極之分陰陽也。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猶人身之動屬乎陽。靜屬乎陰也。動以行言。靜以止言。行有遲速。止有屈伸。猶太極之分兩儀。兩儀之分四象也。由是而剛柔得位。動靜有常。論陰陽則無咎。論身體則無病矣。然而陰陽有偏勝之時。身體有違和之日。故聖人測陰陽于氣候。驗病癥于形容。就行而言。則速為陽。遲為陰。行之速者。陽之陽。行之遲者。陽之陰。就止而言。則伸為陽。屈為陰。止之伸者。陰之陽。止之屈者。陰之陰。陰陽之要。有表里焉。有髒腑焉。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重陰者癲。重陽者狂。以寒熱分之。則陽多熱。陰多寒。以虛實分之。則陽道實。陰道虛。陽經之病。實則見其棄衣而走。虛則見其身重難行。陰經之病。實則見其坐而欲起。虛則見其臥而卷身。陽主乎動。行之速者。陽有余。行之遲者。陽不足。陰主乎靜。止之伸者。陰有余。止之屈者。陰不足。欲動而不能動者。其病在陽。欲靜而不能靜者。其病在陰。乍靜乍亂。水漿不入。形體不仁者。陰陽離散。時動時靜。容止可觀。進退可度者。血氣調勻。善診者。觀動靜之常。以審動靜之變。合乎望聞問切。辨其寒熱虛實。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可謂知陰陽矣。


如果你對望診遵經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望診遵經》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